中醫(yī)古籍
  • 安宮牛黃丸

    《中國藥典》:安宮牛黃丸處方

    牛黃100g 水牛角濃縮粉200g 麝香25g 珍珠50g 朱砂100g 雄黃100g 黃連100g 黃芩100g 梔子100g 郁金100g 冰片25g

    性狀

    為黃橙色至紅褐色的大蜜丸;氣芳香濃郁,味微苦。

    炮制

    以上十一味,珍珠水飛或粉碎成極細(xì)粉,朱砂、雄黃分別水飛成極細(xì)粉;黃連、黃芩、梔子、郁金香粉碎成細(xì)粉;將牛黃、水牛角濃縮粉、麝香、冰片研細(xì),與上述粉末配研,過篩,混勻,加適量煉蜜制成大蜜丸600丸,即得。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鎮(zhèn)驚開竅。用于熱病,邪入心包,高熱驚厥,神昏譫語。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1次;小兒三歲以內(nèi)一次1/4丸,四歲至六歲一次1/2丸,一日1次;或遵醫(yī)囑。

    注意

    孕婦慎用。

    規(guī)格

    每丸重3g

    貯藏

    密封。

    摘錄《中國藥典》《溫病條辨》卷一:安宮牛黃丸處方

    牛黃30克 郁金30克 犀角30克 黃連30克 朱砂30克 梅片7.5克 麝香7.5克 真珠15克 山梔30克 雄黃30克 黃芩30克

    制法

    上為極細(xì)末,煉老蜜為丸,每丸3克,金箔為衣,蠟護(hù)。

    藥理作用

    1.抗驚厥作用 《中醫(yī)藥信息》報1989(106):2,本方能對抗苯巴胺對小鼠的興奮作用,明顯延緩小鼠戊四氮性陣攣發(fā)作,降低驚厥和死亡率。說明對大腦皮層有抑制作用,對生命中樞有一定的保護(hù)作用。此外尚有抗士的寧驚厥作用。2.解熱作用《中醫(yī)藥信息報》1989(106):2,本方對細(xì)菌毒索引起的家兔發(fā)熱有明顯解熱作用,給藥后一小時與對照組相比有顯著性差異。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豁痰開竅。溫?zé)岵?,熱邪?nèi)陷心包,痰熱壅閉心竅,高熱煩躁,神昏譫語,或舌蹇肢厥,或下利脈實,以及中風(fēng)竅閉,小兒驚厥屬痰熱內(nèi)閉心竅者?,F(xiàn)用于乙型腦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中毒性痢疾、尿毒癥、腦血管意外、中毒性肝炎、肝昏迷等屬痰熱昏厥者。

    用法用量

    每服1丸,脈虛者,人參湯下;脈實者,銀花、薄荷湯下。成人病重體實者,每日二至三服,小兒服半丸,不知再服半丸。

    備注

    方中牛黃清心解毒,豁痰開竅,犀角清心,涼血解毒,麝香開竅醒神,三味共為君藥;黃連、黃芩、梔子清三焦火熱,雄黃豁痰,共為臣藥;郁金、冰片芳香去穢,通竅開閉,以內(nèi)透包絡(luò),朱砂、珍珠、金箔鎮(zhèn)心安神,蜂蜜和胃調(diào)中,共為佐使。諸藥合用,有清熱解毒,豁痰開竅之功。

    摘錄《溫病條辨》卷一《溫病條辨》:安宮牛黃丸組成

    牛黃、郁金、犀角(水牛角濃縮粉代) 、黃連、黃芩、山梔、朱砂、雄黃各一兩(30g) ,梅片、麝香各二錢五分(7.5g) ,珍珠五錢(15g) 、金箔衣。

    用法

    上為極細(xì)粉,煉老蜜為丸,每丸一錢(3g),金箔為衣,蠟護(hù)。脈虛者人參湯下,脈實者,用銀花、薄荷煎湯下,每服一丸。大人病重體實者,日再服,甚至日三服;小兒服半丸,不知,再服半丸?,F(xiàn)代用法:以水牛角濃縮粉30g代犀角。以上11味,珍珠水飛或粉碎成極細(xì)粉,朱砂、雄黃分別水飛成極細(xì)粉;黃連、黃芩、梔子、郁金粉碎成細(xì)粉;將牛黃、水牛角濃縮粉、麝香、冰片研細(xì),與上述粉末配研,過篩,混勻,加適量煉蜜制成大蜜丸,即得。每服一丸,每日1次;小兒3歲以內(nèi)一次1/4丸,4歲至6歲一次1/2丸,每日1次;或遵醫(yī)囑。

    功效

    清熱開竅,豁痰解毒。

    主治

    熱邪內(nèi)陷心包證。高熱煩躁,神昏譫語,口渴唇燥,舌紅或絳,脈數(shù),以及中風(fēng)昏迷、小兒驚厥屬痰熱內(nèi)閉者。

    方解

    本證為溫?zé)岫拘皟?nèi)陷心包所致。邪熱內(nèi)陷心包,必?zé)釘_神明,故高熱煩躁,神昏譫語;熱盛傷津,故口渴唇燥;舌紅絳,脈數(shù),均為熱盛傷津之征。治宜芳香開竅,清心解毒,豁痰安神。方中牛黃味苦性涼,善清心解毒,豁痰開竅;麝香通行十二經(jīng),善于開竅通關(guān),為開竅醒神回蘇的要藥,共為君藥。水牛角清心涼血解毒而定驚;黃連、黃芩、梔子助牛黃清熱瀉火解毒;冰片、郁金芳香辟穢,通竅開閉,助麝香以開竅,同為臣藥。朱砂鎮(zhèn)心安神;珍珠清心安神,以除煩躁不安;雄黃豁痰解毒,共為佐藥。蜂蜜和胃調(diào)中,為使藥。金箔為衣,取其重鎮(zhèn)安神之效。本方清心瀉火,涼血解毒與芳香開竅藥結(jié)合運用,為涼開劑的配伍特點。

    臨床應(yīng)用

    1.用方要點本方為清熱開竅的重要方劑,以神昏譫語,高熱煩躁,舌紅或絳,脈數(shù)為辨證要點。

    2.現(xiàn)代運用本方常用于治療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中毒性痢疾、尿毒癥、腦血管意外、肝昏迷等屬痰熱內(nèi)閉者。

    3.使用注意孕婦慎用、寒閉證禁用。

    方歌

    安宮牛黃開竅方,芩連梔郁朱雄黃,牛角珍珠冰麝箔,熱閑心包功效良。

    延伸

    安宮牛黃丸是我國傳統(tǒng)中藥中最負(fù)盛名的急癥用藥,多用于中風(fēng)、偏癱、及溫?zé)岵?nèi)陷心包之高熱昏迷危象的急救,自古有“救急癥于即.時,挽垂危于頃刻”的美稱。為“治溫病三寶”之一。但古方的劑型明顯不適應(yīng)臨床急癥的需要,故現(xiàn)代將本方進(jìn)行了劑型改革,并將藥源稀少的牛黃用牛黃的有效成分牛膽酸和豬膽酸代之,價格昂貴的犀角、珍珠用水牛角、珍珠母代之,減去朱砂、金箔,并加板藍(lán)根等以增強清熱解毒之功,研制成清開靈注射液,它不僅保留了原方獨到的療效,更增加了臨床的適應(yīng)證,變口服為肌注或靜脈滴注,使作用迅速,療效顯著提高。宮,古代指帝王之址,現(xiàn)指心包。中醫(yī)學(xué)認(rèn)為,心在人體內(nèi)猶如君主,處于至高無上的地位,心包猶如心的宮城,保護(hù)心主神圣不可侵犯。若溫?zé)岫拘肮バ?,心包便挺身而出代心受邪。方中牛黃為君,以清心包之邪熱,“安宮”用以形容服用該丸藥后,能使心安居其宮。故名“安宮牛黃丸”。

    摘錄《溫病條辨》
更多中藥材
  • 處方朱砂2錢半,南乳香半兩,酸棗仁(炒,去皮)1兩,人參2錢半,遠(yuǎn)志(去心)1錢半。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榛子大,每兩作30丸,金箔為衣。功能主治小兒心神不寧,困臥多睡,及痰涎壅塞,恍惚不定。用法用量每服1丸,人參湯化下。摘錄《御藥院方......
  • 處方龍齒3錢(煅),石菖蒲1錢。功能主治寧心安神。主心經(jīng)病。用法用量水煎,代茶。各家論述方中石菖蒲入心、脾經(jīng),具開竅安神之作用,《本經(jīng)》稱本藥可“開心孔,補五臟”;龍齒歸心、肝經(jīng),可鎮(zhèn)驚安神、平肝潛陽,治心悸、驚癇諸證。摘錄《慈禧光緒醫(yī)方選......
  • 處方當(dāng)歸3兩,生地3兩,棗仁3兩,黃連3兩,玄參3兩,白術(shù)3兩,人參1兩2錢,甘草1兩2錢,膽南星1兩2錢。制法上為末,荷葉湯為丸。功能主治癲證。用法用量每服2錢,空心白滾湯送下。摘錄《玉案》卷四......
  • 處方茯神、棗仁、當(dāng)歸、遠(yuǎn)志、桔梗、芍藥、地黃、陳皮、甘草、龍眼肉。功能主治疫邪已退,脈證俱平,但元氣未復(fù),或因梳洗沐浴,或因多言妄動,遂致勞復(fù)發(fā)熱,前證復(fù)起,惟脈不沉實。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溫疫論》卷下......
  • 處方茯神、遠(yuǎn)志、陳皮、半夏、杏仁、石菖蒲、麥冬、桔梗、甘草。功能主治安神化痰。主中惡,牙關(guān)緊急,昏不知人,頭面青黑,肌膚粟起。用法用量有食,加枳殼、厚樸。摘錄《醫(yī)學(xué)傳燈》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