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白礬煎

    《圣惠》卷八十九:白礬煎處方

    白礬1分(燒為灰),黃連半兩(去須),青錢10文,防風3分(去蘆頭),樸消3分,地黃汁1合,白蜜3分。

    制法

    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

    小兒緣目及眥爛作瘡腫痛。

    用法用量

    用綿裹,納一青竹簡中,入地黃汁及蜜,以絹油罩蓋緊,系筒口。于炊飯內(nèi)蒸之,候飯熟即瀉出。以綿濾過,取少許涂之,日3-4次。

    摘錄《圣惠》卷八十九《圣惠》卷三十三:白礬煎處方

    白礬3分(燒灰),黃柏(末)3分,黃連(末)1分,雄黃1分,熊膽1錢,朱砂1分。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眼膿漏久不止。

    用法用量

    以水2大盞,調(diào)令勻,納瓷瓶中,以重湯煮1日,藥成待冷,用綿濾過。每以銅箸取少許,點眥頭。

    摘錄《圣惠》卷三十三《圣濟總錄》卷一一七:白礬煎處方

    白礬(末)1兩,鉛丹(研)1兩,附子(去皮臍,生為末)半兩,屋下火煤半兩。

    制法

    上為末,入白蜜3兩煎為煎,入竹筒盛,飯上炊1次。

    功能主治

    口瘡。

    用法用量

    每用少許含。吐涎出。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一七
更多中藥材
  • 別名止痛湯處方當歸1兩,阿膠(炙)1兩,干地黃1兩,黃連1兩,芍藥1兩,雞子1枚,秫米1升。制法上切。功能主治妊娠重下,痛引腰背。用法用量止痛湯(《準繩·女科》卷四)。注意忌蕪荑。摘錄《外臺》卷三十三引《小品方》......
  • 處方槐花(炒香熟)、貝母(去心,焙)、當歸(銼,焙)、芎各等分。制法上為粉末。功能主治婦人胞胎不安。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酒、水各半盞,童便2合,同煎至7分,去滓,溫服。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五四......
  • 處方當歸5錢,益母草5錢,川芎3錢。功能主治安胎,催生。主閃跌小產(chǎn),死胎不下及產(chǎn)后諸癥。用法用量水煎,入陳酒、童便各1小杯,和勻服,妊娠7-8個月,每日服1劑。腹痛,加炒砂仁1錢。摘錄《仙拈集》卷三......
  • 處方砂仁(炒,研,酒調(diào)下5分)、人參、黃耆、川芎、當歸、白芍、甘草、防風、白芷、桔梗、官桂、木香。功能主治出痘胎動。用法用量痘色紅紫,去桂、香,加紫草、蟬蛻;痘色淡白,去防風、白芷,加糯米;胃虛不食,加人參。摘錄《痘疹仁端錄》卷十一......
  • 處方砂仁(炒)。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孕婦出痘動胎。用法用量每服5分,酒調(diào)下。各家論述《醫(yī)方考》:縮砂辛溫,利而不滯,故可以利氣,可以安胎。摘錄《痘疹金鏡錄》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