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白金散

    《衛(wèi)生總微》卷六:白金散處方

    白僵蠶(去絲嘴,直好者)半兩(湯洗,焙黃,為末),天竺黃1分(細研),真牛黃1錢(別研),麝香(研)半錢,龍腦(研)半錢。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諸癰,漸發(fā)不省者。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生姜自然汁調(diào)灌,不拘時候。

    摘錄《衛(wèi)生總微》卷六《圣濟總錄》卷六十八:白金散處方

    白面1兩,九節(jié)菖蒲(末)1兩。

    制法

    上藥再研勻。

    功能主治

    吐血,肺損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新汲水調(diào)下,未止再服。如中暑毒氣,生姜、蜜水調(diào)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六十八《圣濟總錄》卷九十九:白金散處方

    狼毒不拘多少。

    制法

    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

    臟腑內(nèi)一切蟲,令人偏好食生物,及面黃嘔吐,或時心腹發(fā)痛。

    用法用量

    每服1錢匕,用餳1皂子大,沙糖少許,臨臥腹空時以溫水同化下。來日早取下蟲為效。

    摘錄《圣濟總錄》卷九十九《衛(wèi)生總微》卷五:白金散處方

    天南星1兩(大者,破之),樸消兩半,白礬1錢,甘草半兩。

    制法

    上為粗末,用水5盞,慢火1處煮水盡為度,焙干,為細末,加朱砂末1錢拌勻。

    功能主治

    急驚發(fā)搐。

    用法用量

    每用半錢,煎金銀薄荷湯放溫調(diào)下,不拘時候。

    摘錄《衛(wèi)生總微》卷五《外科精義》卷下:白金散處方

    桂府滑石不拘多少。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風(fēng)攻注毒,遍身及手足生熱瘡疼痛,有黃水出。

    用法用量

    先用虎杖、甘草、豌豆各等分,約半兩許,水2碗,煎上項藥至1碗,去滓,微熱,淋洗瘡。水冷拭干,上摻滑石末,便睡至明。

    摘錄《外科精義》卷下《古今醫(yī)鑒》卷十五:白金散處方

    黃柏、豬膽、輕粉、香油。

    制法

    黃柏分作手指大小條,慢火炙熱,淬豬膽汁中,用2枚,每炙每淬,汁盡為度,研細,入輕粉錢余。

    功能主治

    下疳瘡。

    用法用量

    香油調(diào)敷患處。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十五《誠書》卷八:白金散處方

    牛黃1錢,白僵蠶(炒)5錢,枳殼(炒)5錢,附子(炮)2錢半,膽南星2錢半,茯苓2錢半,硼砂2錢半,牙消2錢半,朱砂2錢半,全蝎(去毒)10個,麝1字。

    制法

    上為末,糯米粥為丸。

    功能主治

    胎驚,諸癇,潮熱。

    用法用量

    生姜湯或麥冬湯送下。

    摘錄《誠書》卷八《傷科匯纂》卷七:白金散處方

    香白芷梢。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刀箭傷瘡,十足趾折斷者。

    用法用量

    清油調(diào)敷。

    摘錄《傷科匯纂》卷七《楊氏家藏方》卷十二:白金散別名

    比金散

    處方

    烏賊魚骨不拘多少(削去硬皮)。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惡瘡,久新痔癰。

    用法用量

    比金散(《普濟方》卷十二)。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十二
更多中藥材
  • 《中國藥典》:艾附暖宮丸處方艾葉(炭)120g 香附(醋制)240g 吳茱萸(制)80g 肉桂20g 當(dāng)歸120g 川芎80g 白芍(酒炒)80g 地黃40g 黃芪(蜜炙)80g 續(xù)斷60g性狀為深褐色至黑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氣微,味甘而后......
  • 處方大附子2兩(炮,去皮臍,切片),熟白艾1兩,川姜7錢(炮,洗)。功能主治臟寒,大便下血。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錢,水1盞半,煎7分,去滓,食前溫服。摘錄《魏氏家藏方》卷七......
  • 處方干姜末、熟艾各等分。制法以白面作餛飩,如酸棗大。功能主治脾虛有寒,瀉痢。用法用量每服40-50個,煮熟,空心服;腹脹者,炒厚樸煮汁熟,即煮餛飩食之。摘錄《雞峰》卷十四......
  • 處方艾葉(糯米糊蘸過,大火焙干)、麥糵(炒)各等分。制法上為細末,米醋打糯米粉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虛羸,久不進食,臟腑不固,小便常多。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心醋湯、溫酒或米飲送下。摘錄《魏氏家藏方》卷七......
  • 處方紫檀5兩,小柏5兩,茜根5兩,郁金5兩,胡椒5兩。制法上為末,水和,入臼中,更搗一萬杵為丸,陰干。功能主治久服益人神色,無諸病。主諸種病。先吐血,后嗽血。臨床應(yīng)用諸咽喉口中熱瘡者,以水煮升麻,取汁半合,研一丸,如梧桐子大,旦服之,二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