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生干地黃(曬干)3兩,干漆半兩(碎,炒令煙盡)。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骨蒸。
每服30丸,空心、臨臥飲送下。
人參2兩,地黃4兩,鹿茸1兩5錢(酥炙),當(dāng)歸4兩,枸杞子3兩,柏子2兩,茯神2兩,白術(shù)2兩,麥門冬1兩5錢,鐘乳粉7錢,沉香5錢,石斛2兩。
霉瘡病愈后精髓空虛者。
每服70丸,早、晚秋石湯點下;醇酒亦可。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生干地黃(曬干)3兩,干漆半兩(碎,炒令煙盡)。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骨蒸。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臨臥飲送下。
摘錄《全生指迷方》卷二《瘡瘍經(jīng)驗全書》卷十三:補髓丸處方人參2兩,地黃4兩,鹿茸1兩5錢(酥炙),當(dāng)歸4兩,枸杞子3兩,柏子2兩,茯神2兩,白術(shù)2兩,麥門冬1兩5錢,鐘乳粉7錢,沉香5錢,石斛2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霉瘡病愈后精髓空虛者。
用法用量每服70丸,早、晚秋石湯點下;醇酒亦可。
摘錄《瘡瘍經(jīng)驗全書》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