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參橘丸

    《全生指迷方》卷二:參橘丸處方

    橘皮3兩(洗),麥門冬(去心)1兩,人參(去蘆)1兩。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熱從腹起,上循胸腋,繞頸額,初微而漸至大熱,發(fā)無時,遇饑則劇,中脘不利,善食而瘦,其色蒼黃,肌肉不澤,口唇干燥,由脾氣素弱,曾因他病,誤服熱藥入于脾,脾熱則消谷引飲,善消肌肉,其脈濡弱而疾。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米飲送下。

    若嗽,加五味子1兩,及灸脾腧百壯。

    摘錄《全生指迷方》卷二《朱氏集驗(yàn)方》卷四引梁國佐方:參橘丸處方

    人參2兩,神曲2兩,半夏(泡7次)2兩,縮砂仁2兩,麥糵2兩(炒),白茯苓(去皮)4兩,橘紅1斤(去白,用生姜1斤同搗,曬干)。

    制法

    上為細(xì)末,姜汁打糊為丸。

    功能主治

    壯脾進(jìn)食,消飲下痰。主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姜汁送下,熱水亦得。

    摘錄《朱氏集驗(yàn)方》卷四引梁國佐方《全生指迷方》卷二:參橘丸處方

    橘皮4兩(洗),人參1兩。

    制法

    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補(bǔ)氣,順氣。主氣病。心下似硬,按之即無,常覺膨脹,多食則吐,氣引前后,噫氣不除,由思慮過多,氣不以時而行則氣結(jié),脈澀滯。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米飲送下。

    摘錄《全生指迷方》卷二
更多中藥材
  • 《仙拈集》卷三:八仙酒處方當(dāng)歸1兩,生地1兩,杜仲1兩,牛膝1兩,枸杞1兩,五加皮2兩,土茯苓4兩(打碎)。功能主治補(bǔ)脾腎,壯筋骨,和顏悅色,令人有子。主用法用量用好生酒30斤,煮一炷香,將滓濾去,任服。摘錄《仙拈集》卷三《仙拈集》卷一:八......
  • 別名經(jīng)進(jìn)八仙散處方干葛(紋細(xì)嫩有粉者)半兩,白豆蔻(去皮殼)半兩,縮砂仁(實(shí)者)半兩,丁香(大者)半兩,甘草(粉者)1兩,百藥煎1分,木瓜(鹽窨,加倍用),燒鹽1兩。功能主治壯脾進(jìn)食,令人飲酒不醉。主用法用量上銼細(xì)。人不能飲酒者,只抄1錢,......
  • 別名麥味地黃丸(《醫(yī)級》卷五)。處方懷生地黃240克 山茱萸120克 懷山藥120克 白茯苓90克 牡丹皮90克 澤瀉90克 麥冬90克 五味60克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腎虛喘嗽。用法用量每服9克,空腹時用姜湯送下。摘......
  • 處方北耆1兩,人參1兩,茯苓1兩,山藥1兩,蓮米1兩,芡實(shí)1兩,苡仁1兩,扁豆1兩。制法加糯米1升,炒黃磨細(xì),入白糖1斤,打成糕。功能主治大養(yǎng)脾胃,益壽延年。主用法用量隨食;調(diào)服亦佳。摘錄《醫(yī)學(xué)集成·補(bǔ)遺》卷二......
  • 《活幼心書·拾遺》:八仙飲處方生干地黃(凈洗,焙干)5錢,赤芍藥5錢,大川芎5錢,羌活5錢,川當(dāng)5錢,歸尾(酒洗,焙干)5錢,龍膽草5錢,漢防己5錢,甘草5錢。功能主治血風(fēng)目疾,經(jīng)久不愈,晝夜?jié)?,視物不明,甚至生翳散漫,投諸藥未驗(yàn)者。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