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搐鼻散

    《醫(yī)學(xué)心悟》卷三:搐鼻散別名

    搐鼻通天散(《醫(yī)學(xué)心悟》卷六)。

    處方

    細(xì)辛(去葉)皂角(去皮、弦)各30克 半夏(生用)15克

    制法

    為極細(xì)末,瓷瓶收貯,勿泄氣。

    功能主治

    豁痰開竅。主中風(fēng)證或諸喉證,牙關(guān)緊閉,不醒人事。

    用法用量

    臨用吹0.3~0.6克,入鼻孔中取嚏。

    摘錄《醫(yī)學(xué)心悟》卷三《痘疹金鏡錄》卷一:搐鼻散處方

    半夏1錢,細(xì)辛1錢,荊芥7分,牙皂3錢,麝香1分。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小兒驚風(fēng)。

    用法用量

    紙條蘸藥取嚏。

    摘錄《痘疹金鏡錄》卷一《嵩崖尊生》卷六:搐鼻散處方

    麻黃根5分,苦丁香5分,紅豆10粒,羌活2錢,連翹2錢。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陰濕挾痰之頭重。

    用法用量

    鼻吸之。

    摘錄《嵩崖尊生》卷六《醫(yī)林繩墨大全》卷五:搐鼻散處方

    細(xì)辛5分,川芎5分,石膏5分,皂角末5分,雄黃7分,焰消7分。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頭痛。

    用法用量

    先含溫水1口,再吹藥入鼻,左痛吹右,右痛吹左;或左痛竟吹左,右痛竟吹右。

    摘錄《醫(yī)林繩墨大全》卷五《普濟(jì)方》卷六十五引《海上方》:搐鼻散處方

    紅豆、蓽撥、良姜、威靈仙各等分。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牙痛,諸藥不效者。

    用法用量

    每用少許,搐入鼻中。

    摘錄《普濟(jì)方》卷六十五引《海上方》《圣濟(jì)總錄》卷一一○:搐鼻散處方

    道人頭3兩(為細(xì)末),乳香1錢。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赤眼生瘡腫痛。

    用法用量

    每用1錢,于香餅子上燒煙,搐鼻內(nèi)。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一○《幼幼新書》卷十引《茅先生方》:搐鼻散處方

    瓜蒂1錢,細(xì)辛半錢。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小兒驚風(fēng)四十八候。

    用法用量

    每用半字,吹入鼻中取嚏。打噴嚏,候眼開,便服大青丹取下積熱,并下驚涎,后調(diào)氣。

    摘錄《幼幼新書》卷十引《茅先生方》方出《朱氏集驗(yàn)方》卷九,名見《醫(yī)方類聚》卷七十四引《吳氏集驗(yàn)方》:搐鼻散處方

    白礬、銅青各等分。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纏喉風(fēng)。

    用法用量

    每用1字,吹入鼻中。

    摘錄方出《朱氏集驗(yàn)方》卷九,名見《醫(yī)方類聚》卷七十四引《吳氏集驗(yàn)方》《金匱翼》卷五:搐鼻散處方

    青黛、石膏、芒消、郁金、薄荷、牙皂。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濕熱頭痛。

    用法用量

    搐鼻。

    摘錄《金匱翼》卷五《醫(yī)統(tǒng)》卷六十一:搐鼻散處方

    黃丹1兩,牙消1兩,雄黃3錢,沒藥5分。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一切火眼及內(nèi)障。

    用法用量

    先令患人口含溫水,然后以管吹入鼻中,左目病則吹左鼻,右目病則吹右鼻。

    注意

    久患眼疾而甚者不可吹。

    摘錄《醫(yī)統(tǒng)》卷六十一《濟(jì)陽綱目》卷一○二:搐鼻散別名

    搐鼻通天散

    處方

    細(xì)辛(去葉)1兩,皂角(去皮弦)1兩,半夏(生用)5錢。

    制法

    上為極細(xì)末,瓷瓶收貯,勿泄氣。

    功能主治

    夢魘、喉癥牙關(guān)緊急及中惡等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

    搐鼻通天散(《醫(yī)學(xué)心悟》卷六)。

    摘錄《濟(jì)陽綱目》卷一○二《幼幼新書》卷九引丁安中方:搐鼻散處方

    赤腳蜈蚣1條。

    制法

    用溫湯浸軟,竹刀縱切分左右兩邊;次用螳螂1個,亦分左右,將螳螂、蜈蚣左右各焙干,研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小兒急慢驚風(fēng),搐搦不醒。

    用法用量

    男發(fā)搐用左邊藥末,搐于左鼻內(nèi);女發(fā)搐用右邊藥,搐于右鼻內(nèi);如兩手搐,用左右藥搐左右鼻內(nèi)。

    摘錄《幼幼新書》卷九引丁安中方《玉案》卷三:搐鼻散處方

    木鱉子1個(去殼)。

    制法

    為末。

    功能主治

    拳毛倒睫。

    用法用量

    綿裹塞鼻,左塞右,右塞左,其拳毛各分上下。

    摘錄《玉案》卷三《袖珍》卷一引危氏方:搐鼻散處方

    細(xì)辛不拘多少。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暗風(fēng)倒地,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

    每用1字,搐鼻中。

    摘錄《袖珍》卷一引危氏方
更多中藥材
  • 處方半夏半兩,天南星半兩,牽牛1兩,大黃半兩,黃柏1兩半,蛤粉1兩,巴豆4個(一方無巴豆有干姜)。制法上為末,水泛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補(bǔ)養(yǎng)氣血,宣行榮衛(wèi)。主久新諸嗽,或上逆涎喘,短氣痰鳴,咽干煩渴,大小便澀滯,肺痿勞劣,心腹痞滿急痛,膈......
  • 處方人參1兩,白術(shù)1兩,茯苓1兩,炙甘草5錢,南星(炮)5錢,白附子5錢,代赭石(煅,醋淬)1兩,蛇含石(煅)2錢。制法上為末,端陽日粽搗為餅,計(jì)重1錢。功能主治吐、瀉、驚、疳;吐瀉日久,恐傳慢驚。用法用量每服1餅,吐,生姜湯送下;瀉,米飲......
  • 處方人參2錢,白術(shù)2錢,黃耆(蜜水拌炒)2錢,茯苓1錢,白芍1錢,陳皮1錢,歸身1錢,甘草(炙)1錢,附子1錢,山萸肉1錢,五味子1錢,木香5分,砂仁5分。功能主治大補(bǔ)不足。主潰瘍。元?dú)馑靥?,精神怯弱,或膿水出多,神無所主,以致睡臥昏倦,六......
  • 處方透明硫黃(為末)2兩,蕎麥面2兩。功能主治癰疽發(fā)背腫毒。用法用量上用井花水調(diào)和作餅,焙干收下。要得硫黃性和,用時再末之。加乳香少許,井水調(diào),厚敷瘡上。如干,以雞羽蘸新水潤之。如此至瘡愈方歇。摘錄《直指》卷二十二......
  • 處方金銀花3錢,生甘草2錢,黑料豆5錢,黃土5錢。功能主治四時瘟疫,傳染時氣。用法用量水煎服。注意孕婦勿服。摘錄《醫(yī)方易簡》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