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青礞石(消煅金色)3錢,枯白礬3錢,豬牙皂角(炙)3錢,南星(泡)3錢,半夏(洗)3錢,白茯苓3錢,陳皮3錢,枳殼(炒)1錢半,黃芩1錢半,沉香5分。
上為細末,生差汁煮神曲糊為丸,如黍米大。
咳嗽痰壅塞者。
以薄荷湯送下。
半夏曲8兩(用生姜汁1小杯、竹瀝1大盞制),黃連2兩(姜汁炒),木香1兩,沉香1兩。
上為細末,甘草湯為丸。
調和氣化,除濕熱。主胸中痰熱,積年痰火,無血者。
每服2錢,空心以淡姜湯送下。
《醫(yī)略大書》:濕熱內滯,不能運化,而津液不行,故生痰為患。黃連清熱燥濕;半夏燥濕化痰;木香調氣化,醒脾胃;沉香順氣機,降逆氣;甘草湯丸,以緩中;淡鹽湯送以潤下。使滯行氣化,則濕熱自消,何有熱遏生痰之患。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青礞石(消煅金色)3錢,枯白礬3錢,豬牙皂角(炙)3錢,南星(泡)3錢,半夏(洗)3錢,白茯苓3錢,陳皮3錢,枳殼(炒)1錢半,黃芩1錢半,沉香5分。
制法上為細末,生差汁煮神曲糊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咳嗽痰壅塞者。
用法用量以薄荷湯送下。
摘錄《育嬰秘訣》卷三《張氏醫(yī)通》卷十三:沉香化痰丸處方半夏曲8兩(用生姜汁1小杯、竹瀝1大盞制),黃連2兩(姜汁炒),木香1兩,沉香1兩。
制法上為細末,甘草湯為丸。
功能主治調和氣化,除濕熱。主胸中痰熱,積年痰火,無血者。
用法用量每服2錢,空心以淡姜湯送下。
各家論述《醫(yī)略大書》:濕熱內滯,不能運化,而津液不行,故生痰為患。黃連清熱燥濕;半夏燥濕化痰;木香調氣化,醒脾胃;沉香順氣機,降逆氣;甘草湯丸,以緩中;淡鹽湯送以潤下。使滯行氣化,則濕熱自消,何有熱遏生痰之患。
摘錄《張氏醫(yī)通》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