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蒼耳葉1斤(嫩者),米2合。
上切細。
五痔下血。
于豉汁中和米煮作羮,著鹽椒、蔥白,空心食之。
蒼耳嫩苗葉1斤,酥1兩。
中風,頭痛濕痹,四肢拘攣痛。
先煮蒼耳3-5沸,漉出;用豉1合,水2大盞半,煎豉取汁1盞半,入蒼耳及五味,調(diào)和作羮,入酥食之。
蒼耳羮
蒼耳葉5兩(切好嫩者),豉心2合(別煎)。
老人中風,四肢不仁,筋骨頑強。
蒼耳羮(《醫(yī)統(tǒng)》卷八十七)。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蒼耳葉1斤(嫩者),米2合。
制法上切細。
功能主治五痔下血。
用法用量于豉汁中和米煮作羮,著鹽椒、蔥白,空心食之。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一八四引《食醫(yī)心鑒》《圣惠》卷九十六:蒼耳葉羮處方蒼耳嫩苗葉1斤,酥1兩。
功能主治中風,頭痛濕痹,四肢拘攣痛。
用法用量先煮蒼耳3-5沸,漉出;用豉1合,水2大盞半,煎豉取汁1盞半,入蒼耳及五味,調(diào)和作羮,入酥食之。
摘錄《圣惠》卷九十六《養(yǎng)老奉親》:蒼耳葉羮別名蒼耳羮
處方蒼耳葉5兩(切好嫩者),豉心2合(別煎)。
功能主治老人中風,四肢不仁,筋骨頑強。
用法用量蒼耳羮(《醫(yī)統(tǒng)》卷八十七)。
摘錄《養(yǎng)老奉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