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丁夏霍香丸(《雞峰普濟方》卷十八)、半夏丁香丸(《景岳全書》卷五十四)。
肉豆蔻仁 木香 丁香 人參 陳皮(去白)各7.5克 藿香(葉)15克 半夏(湯浸七次,姜汁炒)90克
上藥研為細末,以生姜汁煮面糊為丸,如小豆大。
主脾胃宿冷,胸膈停痰,嘔吐惡心,吞酸噫醋,心腹痞滿,脅肋刺痛,不思飲食。
每服20丸,生姜湯送下,不計時候。
丁香(不見火)30克 干姜(炮)半夏(湯泡七次)橘紅各60克 白術(shù)45克
上藥研為細末,生姜自然汁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主胃有宿寒,嘔吐吞酸。
每服50丸,空腹時用淡姜湯送下。
丁香1兩,紅豆(炒)2兩,半夏(制)2兩,白術(shù)(炒)2兩,陳皮3兩。
上為末,姜汁打糊為丸,如胡椒大。
胃寒嘔吐,吞酸,痰飲咳嗽,痞悶。
方中紅豆,《飼鶴亭集方》作“紅豆蔻”。
半夏藿香丸
肉豆蔻仁1分,木香1分,丁香1分,人參(去蘆頭)1分,陳皮(去白)1分,藿香葉半兩,半夏(湯洗7次,姜汁炒黃色)3兩。
上為細末,以生姜汁煮面糊為丸,如小豆大。
脾胃宿冷,胸膈停痰,嘔吐惡心,吞酸噫醋,心腹痞滿,脅肋刺痛,短氣噎悶,不思飲食。脾胃久虛寒,痰壅滯,嘔吐苦水,噦逆清涎,頭痛目眩,咳嗽上喘,腹中水響。
半夏藿香丸(《雞峰》卷十八)。本方方名,《景岳全書》:引作“半夏丁香丸”。
檳榔3分,丁香1兩,半夏1兩,細辛半兩,干姜半兩,人參半兩。
上為細末,姜汁糊為丸。
脾胃虛寒,痰飲咳嗽,頭暈多涎。心下停飲冷痰。頭目眩暈,睡臥口中多涎。脾胃虛寒,痰飲咳嗽。
每服30丸,姜湯送下。
丁香(不見火)1兩,白術(shù)1兩半,半夏(湯泡7次)2兩,干姜(炮)2兩,橘紅2兩。
上為細末,用生姜自然汁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胃寒嘔吐,吞咽酸水。
每服50-70丸,食遠生姜湯送下。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丁夏霍香丸(《雞峰普濟方》卷十八)、半夏丁香丸(《景岳全書》卷五十四)。
處方肉豆蔻仁 木香 丁香 人參 陳皮(去白)各7.5克 藿香(葉)15克 半夏(湯浸七次,姜汁炒)90克
制法上藥研為細末,以生姜汁煮面糊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主脾胃宿冷,胸膈停痰,嘔吐惡心,吞酸噫醋,心腹痞滿,脅肋刺痛,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生姜湯送下,不計時候。
摘錄《太平惠民種劑局方》卷四《重訂嚴(yán)氏濟生方》:丁香半夏丸處方丁香(不見火)30克 干姜(炮)半夏(湯泡七次)橘紅各60克 白術(shù)45克
制法上藥研為細末,生姜自然汁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胃有宿寒,嘔吐吞酸。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時用淡姜湯送下。
摘錄《重訂嚴(yán)氏濟生方》《醫(yī)統(tǒng)》卷二十四:丁香半夏丸處方丁香1兩,紅豆(炒)2兩,半夏(制)2兩,白術(shù)(炒)2兩,陳皮3兩。
制法上為末,姜汁打糊為丸,如胡椒大。
功能主治胃寒嘔吐,吞酸,痰飲咳嗽,痞悶。
用法用量方中紅豆,《飼鶴亭集方》作“紅豆蔻”。
摘錄《醫(yī)統(tǒng)》卷二十四《局方》卷四:丁香半夏丸別名半夏藿香丸
處方肉豆蔻仁1分,木香1分,丁香1分,人參(去蘆頭)1分,陳皮(去白)1分,藿香葉半兩,半夏(湯洗7次,姜汁炒黃色)3兩。
制法上為細末,以生姜汁煮面糊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脾胃宿冷,胸膈停痰,嘔吐惡心,吞酸噫醋,心腹痞滿,脅肋刺痛,短氣噎悶,不思飲食。脾胃久虛寒,痰壅滯,嘔吐苦水,噦逆清涎,頭痛目眩,咳嗽上喘,腹中水響。
用法用量半夏藿香丸(《雞峰》卷十八)。本方方名,《景岳全書》:引作“半夏丁香丸”。
摘錄《局方》卷四《玉機微義》卷四:丁香半夏丸處方檳榔3分,丁香1兩,半夏1兩,細辛半兩,干姜半兩,人參半兩。
制法上為細末,姜汁糊為丸。
功能主治脾胃虛寒,痰飲咳嗽,頭暈多涎。心下停飲冷痰。頭目眩暈,睡臥口中多涎。脾胃虛寒,痰飲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30丸,姜湯送下。
摘錄《玉機微義》卷四《奇效良方》卷十九:丁香半夏丸處方丁香(不見火)1兩,白術(shù)1兩半,半夏(湯泡7次)2兩,干姜(炮)2兩,橘紅2兩。
制法上為細末,用生姜自然汁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胃寒嘔吐,吞咽酸水。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食遠生姜湯送下。
摘錄《奇效良方》卷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