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丁香半夏丸

    《太平惠民種劑局方》卷四:丁香半夏丸別名

    丁夏霍香丸(《雞峰普濟方》卷十八)、半夏丁香丸(《景岳全書》卷五十四)。

    處方

    肉豆蔻仁 木香 丁香 人參 陳皮(去白)各7.5克 藿香(葉)15克 半夏(湯浸七次,姜汁炒)90克

    制法

    上藥研為細末,以生姜汁煮面糊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

    主脾胃宿冷,胸膈停痰,嘔吐惡心,吞酸噫醋,心腹痞滿,脅肋刺痛,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生姜湯送下,不計時候。

    摘錄《太平惠民種劑局方》卷四《重訂嚴(yán)氏濟生方》:丁香半夏丸處方

    丁香(不見火)30克 干姜(炮)半夏(湯泡七次)橘紅各60克 白術(shù)45克

    制法

    上藥研為細末,生姜自然汁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主胃有宿寒,嘔吐吞酸。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腹時用淡姜湯送下。

    摘錄《重訂嚴(yán)氏濟生方》《醫(yī)統(tǒng)》卷二十四:丁香半夏丸處方

    丁香1兩,紅豆(炒)2兩,半夏(制)2兩,白術(shù)(炒)2兩,陳皮3兩。

    制法

    上為末,姜汁打糊為丸,如胡椒大。

    功能主治

    胃寒嘔吐,吞酸,痰飲咳嗽,痞悶。

    用法用量

    方中紅豆,《飼鶴亭集方》作“紅豆蔻”。

    摘錄《醫(yī)統(tǒng)》卷二十四《局方》卷四:丁香半夏丸別名

    半夏藿香丸

    處方

    肉豆蔻仁1分,木香1分,丁香1分,人參(去蘆頭)1分,陳皮(去白)1分,藿香葉半兩,半夏(湯洗7次,姜汁炒黃色)3兩。

    制法

    上為細末,以生姜汁煮面糊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

    脾胃宿冷,胸膈停痰,嘔吐惡心,吞酸噫醋,心腹痞滿,脅肋刺痛,短氣噎悶,不思飲食。脾胃久虛寒,痰壅滯,嘔吐苦水,噦逆清涎,頭痛目眩,咳嗽上喘,腹中水響。

    用法用量

    半夏藿香丸(《雞峰》卷十八)。本方方名,《景岳全書》:引作“半夏丁香丸”。

    摘錄《局方》卷四《玉機微義》卷四:丁香半夏丸處方

    檳榔3分,丁香1兩,半夏1兩,細辛半兩,干姜半兩,人參半兩。

    制法

    上為細末,姜汁糊為丸。

    功能主治

    脾胃虛寒,痰飲咳嗽,頭暈多涎。心下停飲冷痰。頭目眩暈,睡臥口中多涎。脾胃虛寒,痰飲咳嗽。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姜湯送下。

    摘錄《玉機微義》卷四《奇效良方》卷十九:丁香半夏丸處方

    丁香(不見火)1兩,白術(shù)1兩半,半夏(湯泡7次)2兩,干姜(炮)2兩,橘紅2兩。

    制法

    上為細末,用生姜自然汁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胃寒嘔吐,吞咽酸水。

    用法用量

    每服50-70丸,食遠生姜湯送下。

    摘錄《奇效良方》卷十九
更多中藥材
  • 處方白姜(鹽、酒或米醋炒)8錢,香附子(童便浸,炒)1兩,玄胡索(炒)8錢,真阿膠(炒成珠)1兩,艾葉1兩(制成炙艾,用糯米糊作餅,瓦上炕干,勿令焦,研為細末)。制法上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血崩,老婦尤效。用法用量每服30丸,......
  • 處方五苓散加阿膠1錢,川芎1錢,炙草1錢,當(dāng)歸3錢,艾葉3錢,白芍4分,熟地4分。功能主治尿血,其人素好色,屬虛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嵩崖尊生》卷八......
  • 處方滴花燒酒1盞,潮腦7錢,阿片煙膏。功能主治跌撲內(nèi)損,風(fēng)濕走注,支節(jié)酸疼,閃腰挫氣諸般形體之癥。用法用量和勻,重湯頓熱,以棉紗線蘸透,乘熱摩搨患處。摘錄《飼鶴亭集方》......
  • 處方羊肉1腳子(卸成事件),草果5個,良姜2錢。功能主治補中益氣。主用法用量上藥同熬成湯,濾凈,下羊肝醬同取清汁,入胡椒5錢。另羊肉切片,羊尾子1個,羊舌1個,羊腰子1付,各切甲葉,蘑菇2兩,白菜一同下清汁、鹽、醋調(diào)和。摘錄《飲膳正要》卷一......
  • 處方真芝麻油2斤4兩(浸后藥,春5、夏3、秋7、冬10日),當(dāng)歸1兩,川芎1兩,防風(fēng)1兩,白芷1兩,肉桂1兩,木鱉仁49粒,蓖麻仁25粒,巴豆仁49粒,穿山甲7大片,槐枝30寸,柳枝30寸。制法上藥油浸足日期,用文武火煎至藥焦為度。以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