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大秦艽湯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大秦艽湯處方

    秦艽(一錢半) 石膏(一錢半) 甘草(一錢) 川芎(一錢) 當歸(一錢) 羌活(一錢) 獨活(一錢) 防風(一錢) 黃芩(一錢) 白芍藥(一錢) 白芷(一錢) 白術(shù)(一錢) 生地黃(一錢) 熟地黃(一錢) 白茯苓(一錢) 細辛(半錢)

    功能主治

    治中風外無六經(jīng)之形證,內(nèi)無便溺之阻隔,為血弱不能養(yǎng)于筋,故手足不能運化,舌強不能言,宜養(yǎng)血而筋自榮。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鐘,生姜三片,煎至一鐘,不拘時服。如心下痞,加枳實一錢。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卷中:大秦艽湯處方

    秦艽90克 甘草60克 川芎60克 當歸60克 白芍藥60克 細辛15克 川羌活 防風 黃芩各30克 石膏60克 吳白芷30克 白術(shù)30克 生地黃30克 熟地黃30克 白茯苓30克 川獨活60克

    制法

    上十六味,銼。

    功能主治

    養(yǎng)血榮筋。主中風外無六經(jīng)之形證,內(nèi)無便溺之阻隔,手足不能運動,舌強不語,屬血弱不能養(yǎng)筋者。

    用法用量

    每服30克,水煎,去滓溫服,不拘時。

    如遇天陰,加生姜7~8片;心下痞,加枳實3克。

    摘錄《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卷中《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五:大秦艽湯處方

    秦艽1錢5分,黃耆2錢,肉桂3分,當歸1錢5分,白術(shù)1錢,人參1錢,熟地2錢,川芎8分,桑寄生1錢5分,川斷1錢5分,白芍1錢,浮小麥(炒)3合(煎湯代水)。

    功能主治

    大補氣血,祛風解表。主產(chǎn)后角弓反張,兩手足強硬而反向背,口噤,汗出如水,口吐沫。

    各家論述

    是方以參、耆祛風固表為君;以參、術(shù)、歸,地補氣血為臣;芎、斷、寄生,佐秦艽祛經(jīng)絡之風,白芍佐黃耆斂亡陽之汗,浮麥、肉桂為使;一以入心止汗,一以溫經(jīng),壯參、耆、歸、熟之力也。

    摘錄《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五《嵩崖尊生》卷十四:大秦艽湯處方

    防風1錢,知母1錢,生地1錢,柴胡5分,前胡5分,秦艽5分,甘草5分,人參5分。

    功能主治

    婦人血病,寒熱往來。

    摘錄《嵩崖尊生》卷十四《保命集》卷中:大秦艽湯別名

    秦艽湯

    處方

    秦艽3兩,甘草2兩,川芎2兩,當歸2兩,白芍藥2兩,細辛半兩,川羌活1兩,防風1兩,黃芩1兩,石膏2兩,吳白芷1兩,白術(shù)1兩,生地黃1兩,熟地黃1兩,白茯苓1兩,川獨活2兩。

    制法

    上銼。

    功能主治

    養(yǎng)血榮筋。主血弱不能養(yǎng)筋,風邪初中經(jīng)絡,手足不能運動,舌強不能言語;或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中風,外無六經(jīng)之形證,內(nèi)無便溺之阻格,知血弱不能養(yǎng)筋,故手足不能運動,舌強不能言語。陰虛不能養(yǎng)筋,筋燥而手足不能運動,指爪干燥,屬風熱甚者。歪斜偏廢。

    臨床應用

    風濕熱痹:杜某,右肩關節(jié)反復疼痛,活動不便,每逢陰雨天氣癥狀加劇已八年。入院時體溫36.5℃,右肩關節(jié)紅、腫、痛、熱,主、被動運動均障礙,舌質(zhì)紅,脈滑數(shù),診為風濕熱痹痛,用大秦艽湯治療。服藥一劑,疼痛明顯減輕;服藥二劑,腫痛全消。隨訪一年,未見復發(fā)。

    用法用量

    秦艽湯(《校注婦人良方》卷三)。

    如遇天陰,加生姜7-8片煎;如心下痞,每兩加枳實1錢同煎。

    各家論述

    1.《醫(yī)學正傳》:此方用歸、芎、芍藥、生、熟地黃,以補血養(yǎng)筋,甚得體。既曰外無六經(jīng)之形證,但當少用羌活、秦艽,引用以利關節(jié)。其防風、獨活、細辛、白芷、石膏等藥,恐太燥而耗血。雖用此,川芎只可六分之一,尤宜加竹瀝,姜汁同劑最好,達者詳之。

    2.《明醫(yī)指掌》:中風,虛邪也。許學士云:留而不去,其病則實。故用祛風養(yǎng)血之劑。以秦艽為君者,攻一身之風也;以石膏為臣者,去胸中之火也;羌活散太陽百節(jié)之風疼;防風為諸風藥中之軍卒;三陽數(shù)變之風邪,責之細辛;三陰內(nèi)淫之風濕,責之苓、術(shù);去厥陰經(jīng)之風,則有川芎;去陽明經(jīng)之風,則有白芷;風熱干乎氣,清以黃芩;風熱干乎血,涼以生地;獨活療風濕在足少陰;甘草緩風邪上逆于肺;用歸、芍、熟地者、所以養(yǎng)血于疏風之后,一以濟風藥之燥,一使手得血而能握,足得血而能步也。

    3.《醫(yī)方論》:此方劉宗厚與喻嘉言俱謂其風藥太多,不能養(yǎng)血益筋骨;各執(zhí)一見。予謂方中四物咸備,不可謂無血藥也。若中風初起,表邪重者,用之尚可取效,然石膏、細辛二味必須減去。

    摘錄《保命集》卷中金·《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大秦艽湯組成

    秦艽三兩(90克),川芎、獨活、當歸、白芍、石膏、甘草各二兩(各60克),羌活、防風、白芷、黃芩、白術(shù)、茯苓、生地黃、熟地黃各一兩(各30克),細辛半兩(15克)。

    用法

    上藥研為粗末,每服30克,水煎服?,F(xiàn)多用飲片水煎服,各藥用量按常規(guī)劑量酌減。

    功效

    祛風養(yǎng)血,清熱通絡。

    主治

    風邪初中經(jīng)絡,口眼喁斜,舌強不能語言,手足不能活動,煩熱,口苦、苔黃者。

    臨床應用

    臨床主要用于治療痛風、風濕關節(jié)炎、腦血管意外輕癥、面神經(jīng)麻痹、肩周炎等病癥。

    1.急性痛風關節(jié)炎:以秋水仙堿加口服中藥大秦艽湯46例,與秋水仙堿片治療46例對照,觀察治療前后患者癥狀改善情況以及血清尿酸、血沉、C反應蛋白水平變化情況。結(jié)果:中藥組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治療后兩組癥狀體征積分、血尿酸、血沉、CRP差異顯著,P

更多中藥材
  • 處方五倍子、地榆各等分。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小兒脫肛。用法用量每服5分或1錢,米飲調(diào)下。摘錄《赤水玄珠》卷十五......
  • 別名倍槐丸處方槐花6兩,五倍子3兩,五靈脂3兩。制法上為細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腸風下血。用法用量倍槐丸(《魏氏家藏》卷七)。摘錄《洪氏集驗方》卷四......
  • 處方五倍子3錢,白礬1塊。功能主治脫肛。用法用量以水2碗,煎五倍子減半,入白礬,安小桶內(nèi)洗之。摘錄《濟陽綱目》卷九十六......
  • 處方五倍子2兩,茯苓4兩。功能主治腎虛不固之遺精。用法用量為丸服。各家論述《會約》:凡用秘澀藥能通而后能秘,此方茯苓倍于五倍,能瀉能收,是以盡其妙也。摘錄方出《醫(yī)宗必讀》卷九,名見《會約》卷十三......
  • 處方豬腰子1個,五倍子(末)、輕粉。制法上用豬腰子1個,開作2片,去膜心,將五倍子末用輕粉納入腰子內(nèi),同沙糖和面固濟腰子縫,炭火上炙焦為末。功能主治小兒胎風瘡。用法用量清油調(diào)涂。摘錄《普濟方》卷三六一引《經(jīng)驗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