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大薯蕷丸

    《外臺秘要》卷十七引《古今錄驗》:大薯蕷丸處方

    薯蕷37.5克 大黃45克 前胡23克 茯苓15克 人參15克 杏仁23克(熬,、去皮,尖)當歸75克 桔梗15克 防風15克 黃芩60克 麥門冬60克 甘草37.5克(炙加15克)五味子30克 干地黃75克 棗100枚 芍藥30克 石膏30克(研)澤瀉60克 阿膠30克(炙)白術(shù)15克。干姜30克 桂心30克 干漆23克 黃耆37.5克

    制法

    上二十四味,搗末過篩,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主男子五勞七傷,早晚氣喘,內(nèi)冷身重,骨節(jié)煩疼,腰背僵痛引腹內(nèi),身體羸瘦,不能飲食;婦人絕孕,疝瘕諸病。(不孕)

    用法用量

    每次30丸,空腹時用酒送下,一日二次。

    注意

    服藥期間,忌豬肉、冷水、桃、李、雀肉、海藻、菘菜、生蔥、蕪荑。

    摘錄《外臺秘要》卷十七引《古今錄驗》《外臺》卷十七引《古今錄驗》:大薯蕷丸處方

    薯蕷5分,大黃6分,前胡3分,茯苓2分,人參2分,杏仁3分(熬,去皮尖),當歸10分,桔梗2分,防風2分,黃芩8分,麥門冬8分,甘草5分(炙,加2分),五味子4分,干地黃10分,棗100個,芍藥4分,石青4分(研),澤瀉8分,阿膠4分(炙),白術(shù)2分,干姜4分,桂心4分,干漆3分,黃耆5分。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令人肥白,補虛益氣。主男于五勞七傷,晨夜氣喘急,內(nèi)冷身重,骨節(jié)煩疼,腰背強痛引腹內(nèi),羸瘦不得飲食。婦人絕孕疝瘕諸病。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腹酒送下,1日2次。

    注意

    忌豬肉、冷水、桃、李、雀肉、海藻、菘菜、生蔥、蕪荑。

    摘錄《外臺》卷十七引《古今錄驗》《千金》卷十九:大薯蕷丸處方

    薯蕷8分,人參8分,澤瀉8分,附子8分,黃芩10分,天門冬10分,當歸10分,桔梗4分,干姜4分,桂心4分,干地黃10分,白術(shù)3分,芍藥3分,白蘞3分,石膏3分,前胡3分,干漆2分,杏仁2分,阿膠2分,五味子16分,大豆卷5分,甘草20分,大棗100枚,大黃6分。

    制法

    上為末,煉蜜和棗膏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男子、女人虛損傷絕,頭目眩,骨節(jié)煩痛,飲食微少,羸瘦百病。

    用法用量

    每服5丸,酒送下,1日3次。漸增至10丸。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大薯蕷丸則于《金匱》薯蕷丸中之相同者一十五味,又以前胡易柴胡,大冬易麥冬。彼治房勞不足風氣百疾,故用川芎、防風、茯苓、神曲;此治虛損絕傷,內(nèi)有干血,故用大黃、附子、干漆,石膏、芩、澤、五味。其力較《金匱》倍,用棗膏者,以和干漆之峻利也。

    摘錄《千金》卷十九
更多中藥材
  • 處方冰片、生大黃(打碎)各10克,75%酒精(或白酒)100毫升。制法共浸泡瓶中(振搖幾次),2小時后即可使用。功能主治據(jù)報道,用本方治療暑癤,一般涂搽1~4次即可痊愈。用法用量先把肥皂液洗患處,用溫開水去凈肥皂液,再用消毒棉簽蘸藥液外搽患......
  •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呼和浩特方):冰片散處方石膏2兩,冰片3分。制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口齒咽喉痛。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呼和浩特方)《瘡瘍經(jīng)驗全書》卷一:冰片散處方冰片1錢,硼砂5錢,雄黃2錢,蜜炙柏(細末)2錢,鈔3張(煅灰),......
  • 處方樸消4錢,僵蠶(微炒,去嘴)8錢,甘草8錢,青黛6錢,馬屁勃3錢,蒲黃5錢,麝香1錢,冰片2錢。制法上為細末,瓷壇密收。功能主治急慢喉痹,腫塞切痛。用法用量每服1錢,清水調(diào)咽。摘錄《會約》卷七......
  • 處方冰片少許。功能主治置于雞眼上,用火點燃,至感覺疼痛時將火吹滅。每日1~2次,每次約半分鐘,一個療程5~7天。愈后局部無瘢痕。摘錄《外治方》......
  • 處方雞蛋 黃油 冰片制法取雞蛋10個(或更多),煮熟去蛋白,用蛋黃干炸煉油。每30克油加入冰片1.5~3克,密封貯存?zhèn)溆?。功能主治消腫止痛,固皮生肌。主慢性潰瘍,燙傷瘡面。用法用量用時外搽皮損瘡面。注意化膿性瘡面及有腐敗組織之瘡面勿用。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