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當歸地黃湯

    《萬氏女科》卷三:當歸地黃湯處方

    當歸身 白芍 熱地(俱酒洗)人參 甘草 陳皮 桂各3克

    功能主治

    主產后失血,肝虛脅痛喜按。

    用法用量

    姜、棗為引,水煎服。

    摘錄《萬氏女科》卷三《醫(yī)學正傳》卷七引《良方》:當歸地黃湯處方

    當歸1錢,熟地黃2錢。

    制法

    上細切。

    功能主治

    胎痛。

    用法用量

    水1盞半,煎至1盞,溫服。

    摘錄《醫(yī)學正傳》卷七引《良方》《宣明論》卷九:當歸地黃湯處方

    當歸半兩,芍藥半兩,川芎半兩,白術半兩,染槐子半兩,黃藥子半兩,生地黃1兩,甘草1兩,茯苓(去皮)1兩,黃芩1兩,白龍骨1兩。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嗽血、衄血、大小便血;或婦人經侯不調,月水過多,喘嗽者。

    用法用量

    每服3錢,水1盞,煎至7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宣明論》卷九《杏苑》卷八:當歸地黃湯處方

    當歸1錢,白芍藥1錢,白術1錢,蒼術1錢,黃耆7分5厘,熟地黃2分半,橘皮2分半,甘草(炙)1分半,柴胡1分,生地黃1分5厘。

    功能主治

    脾胃虛弱,經漏鮮血,時值秋初,困倦無力,不思飲食,身熱悶亂,大便時泄。

    用法用量

    水煎熟,空心溫服。

    摘錄《杏苑》卷八《證治匯補》卷三:當歸地黃湯處方

    四物湯加秦艽、鉤藤、天麻、防風。

    功能主治

    破傷風,營血虛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證治匯補》卷三《回春》卷四:當歸地黃湯別名

    當歸地黃散

    處方

    當歸1錢,熟地1錢,生地1錢,白芍(酒炒)1錢,人參5分,白術(去蘆)1錢,茯苓(去皮)1錢,黃耆(蜜炙)1錢,黃柏(蜜水炒)8分,知母(蜜水炒)8分,陳皮8分,甘草3分。

    功能主治

    盜汗,屬氣血兩虛者。

    用法用量

    當歸地黃散(《雜病源流犀燭》卷七)。

    摘錄《回春》卷四
更多中藥材
  • 《魏氏家藏方》卷八:倍力丸處方牛膝(去蘆,酒浸)1兩,羌活(生)1兩,巴戟(去心)1兩,官桂(去粗皮,懷干)1兩,天麻(酒浸)1兩,狗脊(生,去毛)1兩,萆薢(生)1兩,杜仲(去皮,姜汁制,炒去絲)1兩,茴香(淘去沙,炒)1兩,桐皮1兩,附......
  • 處方川芎3錢,當歸4錢,荊芥4分,桃仁10粒,人參3錢,肉桂5分(2帖后去之),炙甘草5分,棗2枚。功能主治產后血崩,形脫汗多,氣促。用法用量水煎,熱服。汗多,加黃耆、人參各3錢;渴,加麥冬、五味;瀉,加茯苓、蓮子。摘錄《梅氏驗方新編》卷四......
  • 處方生明礬1兩,生半夏(去臍)1兩,生南星(去臍)1兩,白茯苓1兩,干姜2兩。制法上為細末,姜汁打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遠年近日咳嗽,聲聲不絕;痰嗽。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食后、臨臥生姜湯送下。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一九引《居家必......
  • 處方干姜2兩(泡,洗),白礬(枯)1兩,半夏(湯泡7次)1兩,天南星(湯泡7次)1兩,橘紅1兩。制法上為細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痰飲。用法用量每服30丸,生姜湯送下,不拘時候。摘錄《魏氏家藏方》卷二......
  • 《普擠方》卷三八一引《余居士選奇方》:倍子散別名麝香散(《余居士選奇方》)。處方五倍子(全)不拘多少。制法上藥用炭灰燒,候煙欲盡,取出放地上,盆覆之,存性去灰,碾為細末,入麝香少許。功能主治主走馬疳。用法用量先以鹽湯漱口,敷患處。雖咽津亦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