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黃連(去須)1兩,鉛丹(水飛過(guò))1兩,黃柏(去粗皮)半兩,桃仁(去皮尖雙仁)7粒,杏仁(去皮尖雙仁)7粒,龍腦(研)半錢,白沙蜜4兩。
上除龍腦、鉛丹、蜜外,各為末,用井水2盞,及蜜、鉛丹攪勻,浸3日后,入銀石器內(nèi),文武火熬及一半,綿濾去滓,入龍腦成膏,瓷盒子內(nèi)密封,掘地埋1宿,出火毒。
翳障。
本方方名,《普濟(jì)方》引作“還睛膏”。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黃連(去須)1兩,鉛丹(水飛過(guò))1兩,黃柏(去粗皮)半兩,桃仁(去皮尖雙仁)7粒,杏仁(去皮尖雙仁)7粒,龍腦(研)半錢,白沙蜜4兩。
制法上除龍腦、鉛丹、蜜外,各為末,用井水2盞,及蜜、鉛丹攪勻,浸3日后,入銀石器內(nèi),文武火熬及一半,綿濾去滓,入龍腦成膏,瓷盒子內(nèi)密封,掘地埋1宿,出火毒。
功能主治翳障。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濟(jì)方》引作“還睛膏”。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