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黃耆2兩(蜜炙),人參2兩,白術(shù)6兩(土水拌炒),茯苓2兩,陳皮3兩(鹽水制),紫蘇子2兩半(炒),蘿卜子1兩半(炒),山楂肉3兩(炒),草豆蔻1兩(酒炒),澤瀉3兩半,薏苡仁3兩(炒),沉香6錢(qián)(另研),五加皮3兩(炒),瓜蔞1兩(用大瓜蔞2個(gè),鉆1孔,每個(gè)入川椒3錢(qián),多年糞底1錢(qián),敲米粒大,俱納入瓜蔞內(nèi),外以綿紙糊完,再用綿筋、鹽泥封固,炭火燃煅通紅為度,取出擇去泥,其黑皮一并入藥)。
上為細(xì)末,煎荷葉、大腹皮湯,打黃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單腹脹及脾虛腫滿(mǎn),膈中閉塞及胃口作痛。
此藥不傷脾氣,大有補(bǔ)益。
五加皮、人參、黃耆、蒼術(shù)、茯苓、陳皮、半夏、香附、楂肉、苡仁、吳萸、白芍、黃連、萊菔子、草蔻仁、大腹絨、澤瀉、蘇子、沉香、瓜蔞、川椒。
荷葉煎湯,打黃米粉為丸。
單腹脹。
每服100丸,湯送下。
白術(shù)(炒)1兩,木香5分,川黃連(同茱萸炒,去茱萸)7分,破故紙1兩,茯苓8分,訶子1兩,肉果(煨)1兩,神曲(炒)6分,小茴香(炒)5分,厚樸5分,陳皮8分,砂仁5分,山藥5分,蓮子5分。
上為末,粥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脾腎氣虛,早晚溏瀉。
每服70丸,蓮子湯送下。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mén)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黃耆2兩(蜜炙),人參2兩,白術(shù)6兩(土水拌炒),茯苓2兩,陳皮3兩(鹽水制),紫蘇子2兩半(炒),蘿卜子1兩半(炒),山楂肉3兩(炒),草豆蔻1兩(酒炒),澤瀉3兩半,薏苡仁3兩(炒),沉香6錢(qián)(另研),五加皮3兩(炒),瓜蔞1兩(用大瓜蔞2個(gè),鉆1孔,每個(gè)入川椒3錢(qián),多年糞底1錢(qián),敲米粒大,俱納入瓜蔞內(nèi),外以綿紙糊完,再用綿筋、鹽泥封固,炭火燃煅通紅為度,取出擇去泥,其黑皮一并入藥)。
制法上為細(xì)末,煎荷葉、大腹皮湯,打黃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單腹脹及脾虛腫滿(mǎn),膈中閉塞及胃口作痛。
用法用量此藥不傷脾氣,大有補(bǔ)益。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六《證治寶鑒》卷七:調(diào)中健脾丸處方五加皮、人參、黃耆、蒼術(shù)、茯苓、陳皮、半夏、香附、楂肉、苡仁、吳萸、白芍、黃連、萊菔子、草蔻仁、大腹絨、澤瀉、蘇子、沉香、瓜蔞、川椒。
制法荷葉煎湯,打黃米粉為丸。
功能主治單腹脹。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湯送下。
摘錄《證治寶鑒》卷七《活人心統(tǒng)》卷一:調(diào)中健脾丸處方白術(shù)(炒)1兩,木香5分,川黃連(同茱萸炒,去茱萸)7分,破故紙1兩,茯苓8分,訶子1兩,肉果(煨)1兩,神曲(炒)6分,小茴香(炒)5分,厚樸5分,陳皮8分,砂仁5分,山藥5分,蓮子5分。
制法上為末,粥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腎氣虛,早晚溏瀉。
用法用量每服70丸,蓮子湯送下。
摘錄《活人心統(tǒng)》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