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炙甘草18克 干地黃18克 生白芍18克 麥冬15克 (不去心)阿膠9克 麻仁9克 生牡蠣15克 生鱉甲24克
育陰潛陰。主溫病熱邪深入下焦,脈象沉數(shù),舌干齒黑,手指微微蠕動,有發(fā)痙厥之勢,或痙厥己作者。
上藥用水800毫升,煮取640毫升,分三次服。
方中炙甘草資助胃氣;地黃、白芍、麥冬、阿膠滋養(yǎng)陰液;生牡蠣、生鱉甲介類潛陽。諸藥合用,有育陰潛陽之功。對于熱傷陰液,陰虛不能潛陽,肝風內動者,用之可以防止痙厥的發(fā)生,即使痙厥己作者,亦可應用。
加減復脈湯加生牡蠣5錢,生鱉甲8錢。
熱邪深入下焦,脈沉數(shù),舌干齒黑,手指但覺蠕動。
虛勞:陳某,十九歲,脈虛數(shù),頭目眩冒,暮有微熱,飲食少減,面似桃花,身如柳葉,與二甲復脈法。熟地六錢,生鱉甲八錢,白芍(生)六錢,麥冬(不去心)五錢,生牡蠣五錢,麻仁二錢,阿膠三錢,炙甘草六錢。煮三杯,分三次服。服二十帖,紅退暈止,食進,后用專翕大生膏四斤收功。
溫病七八日以后,熱深不解,口中津液干涸,但覺手指掣動,即當防其痙厥,故以復脈育陰,加入介屬潛陽,使陰陽交紐,庶厥不可作也。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炙甘草18克 干地黃18克 生白芍18克 麥冬15克 (不去心)阿膠9克 麻仁9克 生牡蠣15克 生鱉甲24克
功能主治育陰潛陰。主溫病熱邪深入下焦,脈象沉數(shù),舌干齒黑,手指微微蠕動,有發(fā)痙厥之勢,或痙厥己作者。
用法用量上藥用水800毫升,煮取640毫升,分三次服。
備注方中炙甘草資助胃氣;地黃、白芍、麥冬、阿膠滋養(yǎng)陰液;生牡蠣、生鱉甲介類潛陽。諸藥合用,有育陰潛陽之功。對于熱傷陰液,陰虛不能潛陽,肝風內動者,用之可以防止痙厥的發(fā)生,即使痙厥己作者,亦可應用。
摘錄《溫病條辨》卷三《溫病條辨》卷三:二甲復脈湯處方加減復脈湯加生牡蠣5錢,生鱉甲8錢。
功能主治熱邪深入下焦,脈沉數(shù),舌干齒黑,手指但覺蠕動。
臨床應用虛勞:陳某,十九歲,脈虛數(shù),頭目眩冒,暮有微熱,飲食少減,面似桃花,身如柳葉,與二甲復脈法。熟地六錢,生鱉甲八錢,白芍(生)六錢,麥冬(不去心)五錢,生牡蠣五錢,麻仁二錢,阿膠三錢,炙甘草六錢。煮三杯,分三次服。服二十帖,紅退暈止,食進,后用專翕大生膏四斤收功。
各家論述溫病七八日以后,熱深不解,口中津液干涸,但覺手指掣動,即當防其痙厥,故以復脈育陰,加入介屬潛陽,使陰陽交紐,庶厥不可作也。
摘錄《溫病條辨》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