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復(fù)原固本丸

    處方

    北枸杞1兩,紅棗皮1兩半,蓮花須1兩,淮牛膝1兩,川續(xù)斷(上皆酒蒸)1兩,揀歸身1兩半,牡丹皮(2味酒洗)2兩,川杜仲1兩,光澤瀉1兩半,川萆薢(土鹽水洗)2兩,北五味(蜜蒸)1兩,白云苓(乳蒸)1兩,天門冬(去心)1兩半,淮山藥(微炒)1兩,芡實米(微炒)1兩,熟地黃1兩,川黃柏1兩,敗龜版(酒炙)10兩,真虎骨(酒炙10次)10兩。

    制法

    將虎骨、龜板2味打碎,用佳酒24碗,熬至3-4碗,去滓取汁。預(yù)將余藥為末,入汁內(nèi),打糊為丸。

    功能主治

    生氣血,扶元神,健筋骨,活經(jīng)絡(luò),潤顏色。主年四十以上,六脈微細(xì),氣血衰敗。

    用法用量

    每早空心服4錢。

    摘錄《瘋門全書》
更多中藥材
  • 《中國藥典》:保和丸處方山楂(焦)300g 六神曲(炒)100g 半夏(制)100g 茯苓100g 陳皮50g 連翹50g 萊菔子(炒)50g 麥芽(炒)50g性狀本品為灰棕色至褐色的水丸,氣微香,味微酸、澀;或為棕色至褐色的大蜜丸,氣微香......
  • 處方陳皮5錢,半夏曲5錢,白茯苓5錢,枳實(麩炒)5錢,厚樸(姜汁炒)5錢,檳榔5錢,萊菔子(炒)2錢5分,木香2錢5分。制法上為末,神曲糊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小兒痢疾有積,胃弱不可重下者。用法用量陳米湯送下。摘錄《幼科發(fā)揮》卷三......
  • 處方小柴胡湯加竹茹、枳實、藿香、厚樸。功能主治消導(dǎo)和胃止嘔。主嘔吐有食滯。摘錄《傷寒大白》卷二......
  • 處方楂肉、麥芽、萊菔子、半夏、連翹、香附、枳殼。功能主治痰食胸滿,呃逆。注意若尚有表邪,仍兼表散。摘錄《傷寒大白》卷三......
  • 《修月魯般經(jīng)后錄》引《十藥神書》(錄自《醫(yī)方類聚》卷一五○):保和湯處方知母 貝母 天門冬 麥門冬 款花各9克 天花粉 薏仁 五味子各6克 粉草 兜鈴 紫菀 百合 桔梗各3克 阿膠 當(dāng)歸 地黃各12克 紫蘇 薄荷各4克制法上藥研成粗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