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小筋骨藤

    《中藥大辭典》:小筋骨藤拼音注音Xiǎo Jīn Gǔ Ténɡ別名

    小黃鱔藤(《云南中草藥》)。

    出處

    《云南中草藥》

    來源

    為龍膽科植物小筋骨藤全草。春、夏采集。洗凈曬干或鮮用。

    生境分布

    生于山地樹蔭下。

    原形態(tài)

    蔓生草本,莖細,長約50厘米。單葉對生;卵狀披針形,長2~5厘米,寬0.6~1.8厘米,離基3出脈,全緣或局部波折狀;具柄?;ㄉ谌~腋,黃綠色;花冠延長,管狀鐘形,裂片5,短;雄蕊5,著生于冠管的中部,花絲扁平;子房具柄,1室;花盤小,5齒裂;花柱線狀,柱頭2。蒴果。種子多數(shù)。

    性味

    甘,平。

    功能主治

    舒筋活絡,接骨。

    復方

    ①治骨折:小筋骨藤研末,以酒為引,冷開水調(diào)敷患處。(性味以下出《云南中草藥》)

    ②治斷指:三百棒、纈草狀景天各四份,小筋骨藤二分(均用鮮品),切碎,加白酒數(shù)滴,搗爛,包敷,每三天換藥一次。(《全展選編·外科》)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小筋骨藤拼音注音Xiǎo Jīn Gǔ Ténɡ別名

    小黃鱔藤

    出處

    出自《云南中草藥》

    來源

    藥材基源:為龍膽科植物尼泊爾雙蝴蝶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ripterospermum volubile (D.Don)Hara [Gentiana volubile D.Don;Crawfurdia luteoviridisC.B.Clarke」

    采收和儲藏:春、夏季采收,洗凈,曬干或鮮用。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300-3100m的山坡林下。

    資源分布:分布于云南、西藏等地。

    原形態(tài)

    多年生纏繞草本。根纖細,淡黃色。莖黃綠色或暗紫色,具細條棱。莖生葉卵狀披針形,長6-9cm,寬2-2.5cm,先端漸尖呈尾狀,基部近圓形或心形,全緣或有時呈微波狀,葉脈3-5條;葉柄扁平,長0.5-1.5cm。花腋生和頂生,單生或成對著生;花梗短,有時具長1-2cm,寬約3mm的披針形小苞片;花萼鐘形,綠色有時帶紫色,萼筒具寬翅;花冠淡黃綠色,長2.5-3cm,裂片卵狀三角形,褶長約2cm,先端偏斜呈波狀,雄蕊5,著生于冠筒下部,不整齊,花絲線形,花藥長圓形,子房橢圓形,花柱線形,柱頭2裂,反卷,柄基部具長約1mm,有5裂的花盤。漿果紫紅色或紅色,長橢圓形,長1.5-4cm,寬0.9-1.3cm,具長1-2cm的柄。種子暗紫色,橢圓形,呈扁三棱狀?;ā⒐?-9月。

    性狀

    性狀鑒別 全草纏繞。莖圓柱形,螺旋狀扭曲,表面帶紫色,有細條紋,節(jié)間長9-15cm,單葉對生,多皺縮。完整者展平后呈卵狀披針形,長2-5cm,寬0.6-2c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全緣或部分微波狀,葉脈3出;有短葉柄。有時可見葉腋具花,花藍色,花萼具寬翅。氣微,味微苦。

    性味

    甘;性平

    功能主治

    舒筋活絡;接骨。主骨折;筋傷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diào)敷。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Chuàn Línɡ別名萬年、小羊芋。來源藥材基源:為鳳仙花科植物塊節(jié)風仙花莖基部膨大的節(jié)。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Impatiens pinfanens Hook.f.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收,取下基部莖節(jié)的膨大部分,洗凈,鮮用或曬干。生......
  • 拼音注音Chuàn Línɡ Cǎo別名毛尖茶、野洋芋來源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串鈴草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hlomis mongolica Turcz.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全草,洗凈,切段曬干。秋后花萎謝后挖根,洗凈,切片......
  • 《中藥大辭典》:側(cè)子拼音注音Cè Zǐ別名即子(《本經(jīng)》),荝子(《說文》),荝(《太平御覽》)。出處《雷公炮炙論》來源為毛莨科植物烏頭子根之小者。性味辛,熱,有毒。①《吳普本草》:“神農(nóng)、岐伯:有大毒?!阿凇秳e錄》:“味辛,大熱,有大毒。......
  • 《中國藥典》:側(cè)柏葉拼音注音Cè Bǎi Yè別名扁柏、香柏、柏樹、柏子樹英文名CACUMEN PLATYCLADI來源本品為柏科植物側(cè)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L.)Franco 的干燥枝梢及葉。多在夏、秋二季采收......
  • 《全國中草藥匯編》:側(cè)耳別名北風菌、蠔菌、雜蘑來源真菌類擔子菌綱傘菌目傘菌科側(cè)耳Pleurotus ostreatus (Jacq. ex Fr.) Quel.,以子實體入藥。生境分布生闊葉樹的樹干上。分布于河北、山西、云南。藥理作用菌絲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