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蒼術(shù)9克,白術(shù)9克,赤芍9克,豬苓9克,澤瀉9克,陳皮9克,淮山藥9克,扁豆衣9克,炒薏仁9克,匾蓄9克,萆 9克,六一散(包)9克。
健脾理濕。主脾經(jīng)濕盛,水濕外溢。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蒼術(shù)9g,白術(shù)9g,赤苓9g,豬苓9g,澤瀉9g,陳皮9g,淮山藥9g,扁豆衣9g,炒薏仁9g,匾蓄9g,萆薢9g,六一散9g(包)。
健脾理濕。主淋巴管瘤,脾經(jīng)濕盛,水濕外溢。
水煎服。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蒼術(shù)9克,白術(shù)9克,赤芍9克,豬苓9克,澤瀉9克,陳皮9克,淮山藥9克,扁豆衣9克,炒薏仁9克,匾蓄9克,萆 9克,六一散(包)9克。
功能主治健脾理濕。主脾經(jīng)濕盛,水濕外溢。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摘錄朱仁康方方出《朱仁康臨床經(jīng)驗集》,名見《千家妙方》:復(fù)方健脾術(shù)苓湯處方蒼術(shù)9g,白術(shù)9g,赤苓9g,豬苓9g,澤瀉9g,陳皮9g,淮山藥9g,扁豆衣9g,炒薏仁9g,匾蓄9g,萆薢9g,六一散9g(包)。
功能主治健脾理濕。主淋巴管瘤,脾經(jīng)濕盛,水濕外溢。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方出《朱仁康臨床經(jīng)驗集》,名見《千家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