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真性紅細胞增多癥

    真性紅細胞增多癥是以紅細胞系統(tǒng)細胞異常增殖為主的一種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簡稱“真紅”。中老年男性多見。臨床表現(xiàn)為皮膚及粘膜呈紅紫色,尤以頸、頰、唇、耳、鼻、四肢遠端為甚,眼結合膜充血,呈醉酒面容。其他還有頭痛、頭脹、眩暈耳鳴、神疲乏力、肢體麻木等癥狀,嚴重者可發(fā)生視力模糊,視野縮小、復視、皮膚瘙癢,有1/3可有血栓形成,造成周圍、腦及冠狀血管的栓塞,易并發(fā)十二指腸潰瘍、痛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

    本病病因尚不清楚,認為紅細胞增多是紅細胞生成增多的結果,而并非紅細胞壽命延長所致。研究提示,紅細胞的增生與造血干細胞的異常有關。

    診斷主要依據(jù)臨床特征及血液學特征。血容量增加可多達120-240毫升/公斤(正常為65-90毫升/公斤),紅細胞壓積>50%,血沉降顯著減慢,紅細胞大多在700萬-1000萬/立方毫米,血紅蛋白可達18—24克/分升以上,常伴有白細胞(1-3萬/立方毫米粒細胞核左移),血小板(40-100萬/立方毫米)等增多,網(wǎng)織紅細胞正?;蚱撸行粤<毎?、堿性磷酸酶積分大多升高。骨髓增生明顯活躍,粒與幼紅細胞比例下降。鐵染色顯示,骨髓內血存鐵減少。

    現(xiàn)代醫(yī)學治療本病主要采用靜脈放血,馬利蘭、環(huán)磷酰胺等化療及放射性核素磷(32P)的治療等。

    本癥在中醫(yī)學中其本多屬肝熱血滯的實證、營氣過實和血分郁熱,其標為肝陽、肝火、氣滯、血痰。治療時應根據(jù)標本緩急清營涼血、消滯,活血化瘀、清熱解毒,佐以瀉肝火,平肝陽等法。

    [臨床療效]治療25例,痊愈(癥狀體征完全消失,紅細胞、血色素均恢復正常)23例,好轉(紅細胞、血紅蛋白、白細胞均有下降,但未恢復正常)2例。

更多中藥材
  • 正常的月經(jīng)周期是28天,如果月經(jīng)提前了一周以上,這就叫做月經(jīng)先期,月經(jīng)先期呢,一般情況下也也主要由血熱或者是血虛造成的。血熱,主要是分為兩種情況,一種呢就是濕熱,一種是虛熱。實熱主要就是有一些上火的表現(xiàn),比如說便秘啊,口干舌燥,面部長瘡啊之......
  • 熬夜對血管的損傷是特別大的,一般來說,我們11點到3點應該是在深睡眠的狀態(tài),這時候我們的血應該歸于肝經(jīng)了,可是如果你這時候還在熬夜,我們的血是在大腦的工作狀態(tài)下,肝血相對就少了,這時候其實會出現(xiàn)兩個很嚴重的問題。一個是滋養(yǎng)少了,我們要知道血......
  • 天王補心丹是一個著名的安神的方子,補益心脾,安神定志,睡不好覺的人又心脾兩虛,吃點天王補心丹。補心丹用柏棗仁,二冬生地當歸身,三參桔梗朱砂味,茯苓遠志安心神,你看這個方子最后落在一句話,叫安心神,就是治療心神不寧,心悸怔忡,失眠多夢,叫天王......
  • 千金藤又名忍冬藤、雞屎藤、公老鼠藤、野桃草、爆竹消、朝天藥膏、合鈸草、金絲荷葉、天膏藥。藤本植物,無塊根。卵形葉子,下面被白粉,盾狀著生。夏秋開花,雌雄異株,傘形花序,再排列成復傘形聚傘花序腋生。朱紅色球形核果。分布于江蘇、江西、福建、浙江......
  • 其實脾氣暴躁,打嗝反酸,口氣重,大便干燥秘結,平時喜歡吃涼的東西,這種情況多數(shù)是肝胃郁熱。首先肝郁,肝氣郁結化火,肝火旺的人脾氣暴躁愛發(fā)脾氣,而且肝在味為酸,打出來的嗝有熱,腐,酸,餿的味道。另外胃火,胃火旺的人口氣也重,飯量大,吃完飯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