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通中散(《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五)、紅雪通中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六)。
川樸消5千克 羚羊角屑90克 川升麻90克 黃芩90克 枳殼60克(麩炒微黃,去瓤)赤芍藥60克 人參60克(去蘆頭)淡竹葉60克 甘草60克(生用)木香60克 檳榔60克 葛根45克 大青45克 桑根白皮45克 藍葉45克 木通45克 梔子45克 朱砂30克(細研)蘇枋90克(捶碎)麝香15克(細研)
上藥除朱砂、麝香外,皆銼細,以水15升,煎至5.4升,去滓過濾,再以微火煎沸,下樸消,以柳木篦不住手攪,候凝,下朱砂、麝香等末攪勻;傾子新瓷盆中,經(jīng)宿即成;再研細。
清熱解毒,開竅安神,解熱破積。治傷寒狂躁,溫瘴腳氣,濕熱黃疸,頭昏目昏,鼻口生瘡,喉痹重舌,腸癰。
每服3~6克,以新汲水調(diào)下。
神仙紅雪
升麻3兩,大青3兩,桑白皮2兩,犀角屑1兩半,羚羊角1兩,訶子30枚(去核),檳榔30枚,蘇木6兩,山梔子30個,槐花末1兩,淡竹葉4兩。
腳氣,氣毒,身內(nèi)外煩熱,瘡腫狂叫,及諸般石毒,瘴癘時行,一切風(fēng)熱。
神仙紅雪(《雞峰》卷四)。
通中散、紅雪通中散、紅雪煎
川樸消10斤,羚羊角屑3兩,川升麻3兩,黃芩3兩,枳殼2兩(麩炒微黃,去瓤),赤芍藥2兩,人參2兩(去蘆頭),淡竹葉2兩,甘草2兩(生用),木香2兩,檳榔2兩,葛根1兩半,大青1兩半,桑根白皮1兩半,藍葉1兩半,木通1兩半,梔子1兩半,朱砂1兩(細研),蘇枋3兩(捶碎),麝香半兩(細研)。
上藥除朱砂、麝香外,并挫細,以水2斗5升,煎至9升,去滓,更以綿濾過,再以緩火煎令微沸,下樸消,以柳木蓖攪,勿住手,候凝,即下朱砂、麝香等末,攪令勻,傾于新瓷盆中,經(jīng)宿即成,細研。
解酒毒,消宿食,開三焦,利五臟,爽精神,除毒熱,破積滯,去腦悶。主煩熱黃疸,腳氣溫瘴,眼昏頭痛,鼻塞口瘡,重舌,喉閉,腸癰;傷寒狂躁,胃爛發(fā)斑。
通中散(原書同卷)、紅雪通中散(《局方》卷六)、紅雪煎(《圣濟總錄》卷一一九)。
川樸消5斤(去滓),川升麻3兩,桑根白皮2兩(銼),犀角屑2兩,羚羊角屑2兩,朱砂2兩(細研),訶黎勒30顆,檳榔20枚,梔子仁30顆,蘇枋木6兩。
上銼細,以水1斗半浸三宿,煎取5升,去滓;下樸消,又煎,以柳木篦攪,勿住手,候稍稠,即歇火;入朱砂更攪令勻,入于新瓷盆內(nèi),候冷即成。
熱毒風(fēng)壅,心神煩躁,頭疼目赤。
每服含化1棗大,咽津;或為散,每服1錢,溫水調(diào)下。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通中散(《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五)、紅雪通中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六)。
處方川樸消5千克 羚羊角屑90克 川升麻90克 黃芩90克 枳殼60克(麩炒微黃,去瓤)赤芍藥60克 人參60克(去蘆頭)淡竹葉60克 甘草60克(生用)木香60克 檳榔60克 葛根45克 大青45克 桑根白皮45克 藍葉45克 木通45克 梔子45克 朱砂30克(細研)蘇枋90克(捶碎)麝香15克(細研)
制法上藥除朱砂、麝香外,皆銼細,以水15升,煎至5.4升,去滓過濾,再以微火煎沸,下樸消,以柳木篦不住手攪,候凝,下朱砂、麝香等末攪勻;傾子新瓷盆中,經(jīng)宿即成;再研細。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開竅安神,解熱破積。治傷寒狂躁,溫瘴腳氣,濕熱黃疸,頭昏目昏,鼻口生瘡,喉痹重舌,腸癰。
用法用量每服3~6克,以新汲水調(diào)下。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五《腳氣治法總要》卷下:紅雪別名神仙紅雪
處方升麻3兩,大青3兩,桑白皮2兩,犀角屑1兩半,羚羊角1兩,訶子30枚(去核),檳榔30枚,蘇木6兩,山梔子30個,槐花末1兩,淡竹葉4兩。
功能主治腳氣,氣毒,身內(nèi)外煩熱,瘡腫狂叫,及諸般石毒,瘴癘時行,一切風(fēng)熱。
用法用量神仙紅雪(《雞峰》卷四)。
摘錄《腳氣治法總要》卷下《圣惠》卷九十五:紅雪別名通中散、紅雪通中散、紅雪煎
處方川樸消10斤,羚羊角屑3兩,川升麻3兩,黃芩3兩,枳殼2兩(麩炒微黃,去瓤),赤芍藥2兩,人參2兩(去蘆頭),淡竹葉2兩,甘草2兩(生用),木香2兩,檳榔2兩,葛根1兩半,大青1兩半,桑根白皮1兩半,藍葉1兩半,木通1兩半,梔子1兩半,朱砂1兩(細研),蘇枋3兩(捶碎),麝香半兩(細研)。
制法上藥除朱砂、麝香外,并挫細,以水2斗5升,煎至9升,去滓,更以綿濾過,再以緩火煎令微沸,下樸消,以柳木蓖攪,勿住手,候凝,即下朱砂、麝香等末,攪令勻,傾于新瓷盆中,經(jīng)宿即成,細研。
功能主治解酒毒,消宿食,開三焦,利五臟,爽精神,除毒熱,破積滯,去腦悶。主煩熱黃疸,腳氣溫瘴,眼昏頭痛,鼻塞口瘡,重舌,喉閉,腸癰;傷寒狂躁,胃爛發(fā)斑。
用法用量通中散(原書同卷)、紅雪通中散(《局方》卷六)、紅雪煎(《圣濟總錄》卷一一九)。
摘錄《圣惠》卷九十五《圣惠》卷二十一:紅雪處方川樸消5斤(去滓),川升麻3兩,桑根白皮2兩(銼),犀角屑2兩,羚羊角屑2兩,朱砂2兩(細研),訶黎勒30顆,檳榔20枚,梔子仁30顆,蘇枋木6兩。
制法上銼細,以水1斗半浸三宿,煎取5升,去滓;下樸消,又煎,以柳木篦攪,勿住手,候稍稠,即歇火;入朱砂更攪令勻,入于新瓷盆內(nèi),候冷即成。
功能主治熱毒風(fēng)壅,心神煩躁,頭疼目赤。
用法用量每服含化1棗大,咽津;或為散,每服1錢,溫水調(diào)下。
摘錄《圣惠》卷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