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蒼術(shù)160g 陳皮160g 厚樸(姜制)160g 白芷240g 茯苓240g 大腹皮240g 生半夏160g 甘草浸膏20g 廣藿香油1.6ml 紫蘇葉油0.8ml
本品為棕色的澄精液體;味辛、微甜。
上十味,厚樸加60%乙醇加熱回流1小時,取乙醇液備用;蒼術(shù)、陳皮、白芷加水蒸餾,收集蒸餾液,蒸餾后的水溶液濾過,備用;大腹皮加水煎煮二次,濾過;茯苓加水煮沸后于80℃溫浸二次,濾過;生半夏用水泡至透心后,另加干姜13.5g,加水煎煮二次,濾過。合并上述各濾液,濃縮至適量,加入甘草浸膏,混勻,加乙醇使沉淀,濾過,濾液與厚樸乙醇提取液合并,回收乙醇,加入廣藿香油、紫蘇葉油及上述蒸餾液,混勻,加水使全量成2050ml,用氫氧化鈉溶液調(diào)節(jié)PH值至5.8~6.2,靜置,濾過,灌裝,滅菌,即得。
解表祛暑,化濕和中。用于外感風寒,內(nèi)傷濕滯,夏傷暑濕,頭痛昏重,脘腹脹痛,嘔吐泄瀉;胃腸型感冒。
口服,一次5~10ml,一日2次,用時搖勻。
每支裝10ml
密封。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蒼術(shù)160g 陳皮160g 厚樸(姜制)160g 白芷240g 茯苓240g 大腹皮240g 生半夏160g 甘草浸膏20g 廣藿香油1.6ml 紫蘇葉油0.8ml
性狀本品為棕色的澄精液體;味辛、微甜。
炮制上十味,厚樸加60%乙醇加熱回流1小時,取乙醇液備用;蒼術(shù)、陳皮、白芷加水蒸餾,收集蒸餾液,蒸餾后的水溶液濾過,備用;大腹皮加水煎煮二次,濾過;茯苓加水煮沸后于80℃溫浸二次,濾過;生半夏用水泡至透心后,另加干姜13.5g,加水煎煮二次,濾過。合并上述各濾液,濃縮至適量,加入甘草浸膏,混勻,加乙醇使沉淀,濾過,濾液與厚樸乙醇提取液合并,回收乙醇,加入廣藿香油、紫蘇葉油及上述蒸餾液,混勻,加水使全量成2050ml,用氫氧化鈉溶液調(diào)節(jié)PH值至5.8~6.2,靜置,濾過,灌裝,滅菌,即得。
功能主治解表祛暑,化濕和中。用于外感風寒,內(nèi)傷濕滯,夏傷暑濕,頭痛昏重,脘腹脹痛,嘔吐泄瀉;胃腸型感冒。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10ml,一日2次,用時搖勻。
規(guī)格每支裝10ml
貯藏密封。
摘錄《中國藥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