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槐條 椿皮 桃條 楝條 柳條 荊芥
治臁瘡。
上藥熬湯,不拘時以湯洗瘡,拭干。用黃蠟于紙上攤膏10個,將十層都拴于瘡上。一日三次洗瘡,每次除去著瘡蠟紙1個。不候一月即愈。
血竭 赤石脂(鍛)龍骨(煅)各9克
共為細末。用香油30克,入血余栗子大1團,燥枯去滓,再人黃蠟30克,白膠香9克,熔化盡離火,下血竭等末,攪勻候冷,盛于瓷罐內(nèi)。
生肌止痛,治臁瘡。
用時捏作薄片貼瘡上,絹帛縛定;三日后,翻過貼之。
川連1錢,黃柏1錢,荊芥1錢,白芷1錢,紫草1錢,苦參1錢,郁金1錢,大楓子9個。
上作1貼,用麻油1盞,豬油1片如銅錢大,將藥入油內(nèi)同煎,煎至藥滓黑色,用棕1片,濾去滓再煎,先放松香2錢熔化,后入黃蠟5錢,白蠟5錢,熔化,取起將碗盛著,再入后末藥:輕粉1錢,枯礬5分,兒茶8分,自然銅(煉過,酢淬7次)6分,鱉殼(燒灰)2錢。五味共研末。
年久毒漏,楊梅癰疽,里外臁瘡,身上爛者。
麻油半兩,黃蠟1塊,光粉,五倍子末少許。
上用麻油半兩,盞內(nèi)慢火煎沸,入黃蠟1塊,同煎候溶,即入光粉、五倍子末少許,然令稠紫色為度。
冬月手足拆裂。
先以熱湯洗,火上烘干,即用藥敷,薄紙貼之。其痛立止,入水亦不落,若合藥入粉多則硬而成塊,旋以火炙動,挑敷。
油1兩,黃蠟半兩。
上用油1兩,男子發(fā)同化濾過,發(fā)滓再化,黃蠟半兩同煎,以油黑為度,瓷器盛之。
腳皴裂。
每用先以熱湯洗去皮,藥貼之。
黃蠟5兩,桂1兩(去粗皮),吳茱萸(炒,為末)1兩,鹽1分(火燒)。
上3味為細末。熔黃蠟并麻油5兩,與藥末同煎數(shù)沸攪勻,傾出,瓷盒收。
傷折風(fēng)腫疼痛。
每用看所傷大小攤貼,頻易之。
香油、黃蠟、松脂各等分。
上熔化,待凝貼之。
生肌。主諸瘡。
加油發(fā)灰尤妙。
香油1兩,胎發(fā)如梅大,白膠香1兩,黃蠟1兩,生龍骨1兩,赤石脂1兩,血竭末1兩。
香油入胎發(fā)熬消化,入白膠香、黃蠟溶化,再入生龍骨、赤石脂、血竭末攪勻候冷,瓷器收貯。
內(nèi)臁、外臁。腎臟風(fēng)瘡。
每用捏作薄片貼瘡上,外以箬葉絹帛縛之,3日后翻過藥貼,以活血藥煎湯洗之。
枯礬、麻油、黃蠟。
共熔化。
胎前中風(fēng),牙關(guān)緊閉,痰氣壅滿,不知人事。
調(diào)搽牙上。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槐條 椿皮 桃條 楝條 柳條 荊芥
功能主治治臁瘡。
用法用量上藥熬湯,不拘時以湯洗瘡,拭干。用黃蠟于紙上攤膏10個,將十層都拴于瘡上。一日三次洗瘡,每次除去著瘡蠟紙1個。不候一月即愈。
摘錄《普濟方》卷二七六引《德生堂方》《醫(yī)宗金鑒》卷七十一:黃蠟膏處方血竭 赤石脂(鍛)龍骨(煅)各9克
制法共為細末。用香油30克,入血余栗子大1團,燥枯去滓,再人黃蠟30克,白膠香9克,熔化盡離火,下血竭等末,攪勻候冷,盛于瓷罐內(nèi)。
功能主治生肌止痛,治臁瘡。
用法用量用時捏作薄片貼瘡上,絹帛縛定;三日后,翻過貼之。
摘錄《醫(yī)宗金鑒》卷七十一《醫(yī)部全錄》卷三七四引葉心仰方:黃蠟膏處方川連1錢,黃柏1錢,荊芥1錢,白芷1錢,紫草1錢,苦參1錢,郁金1錢,大楓子9個。
制法上作1貼,用麻油1盞,豬油1片如銅錢大,將藥入油內(nèi)同煎,煎至藥滓黑色,用棕1片,濾去滓再煎,先放松香2錢熔化,后入黃蠟5錢,白蠟5錢,熔化,取起將碗盛著,再入后末藥:輕粉1錢,枯礬5分,兒茶8分,自然銅(煉過,酢淬7次)6分,鱉殼(燒灰)2錢。五味共研末。
功能主治年久毒漏,楊梅癰疽,里外臁瘡,身上爛者。
摘錄《醫(yī)部全錄》卷三七四引葉心仰方《百一》卷十二:黃蠟膏處方麻油半兩,黃蠟1塊,光粉,五倍子末少許。
制法上用麻油半兩,盞內(nèi)慢火煎沸,入黃蠟1塊,同煎候溶,即入光粉、五倍子末少許,然令稠紫色為度。
功能主治冬月手足拆裂。
用法用量先以熱湯洗,火上烘干,即用藥敷,薄紙貼之。其痛立止,入水亦不落,若合藥入粉多則硬而成塊,旋以火炙動,挑敷。
摘錄《百一》卷十二《普濟方》卷三○○引《海上方》:黃蠟膏處方油1兩,黃蠟半兩。
制法上用油1兩,男子發(fā)同化濾過,發(fā)滓再化,黃蠟半兩同煎,以油黑為度,瓷器盛之。
功能主治腳皴裂。
用法用量每用先以熱湯洗去皮,藥貼之。
摘錄《普濟方》卷三○○引《海上方》《圣濟總錄》卷一四四:黃蠟膏處方黃蠟5兩,桂1兩(去粗皮),吳茱萸(炒,為末)1兩,鹽1分(火燒)。
制法上3味為細末。熔黃蠟并麻油5兩,與藥末同煎數(shù)沸攪勻,傾出,瓷盒收。
功能主治傷折風(fēng)腫疼痛。
用法用量每用看所傷大小攤貼,頻易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四四《東醫(yī)寶鑒·雜病篇》卷八:黃蠟膏處方香油、黃蠟、松脂各等分。
制法上熔化,待凝貼之。
功能主治生肌。主諸瘡。
用法用量加油發(fā)灰尤妙。
摘錄《東醫(yī)寶鑒·雜病篇》卷八《醫(yī)學(xué)入門》卷八:黃蠟膏處方香油1兩,胎發(fā)如梅大,白膠香1兩,黃蠟1兩,生龍骨1兩,赤石脂1兩,血竭末1兩。
制法香油入胎發(fā)熬消化,入白膠香、黃蠟溶化,再入生龍骨、赤石脂、血竭末攪勻候冷,瓷器收貯。
功能主治內(nèi)臁、外臁。腎臟風(fēng)瘡。
用法用量每用捏作薄片貼瘡上,外以箬葉絹帛縛之,3日后翻過藥貼,以活血藥煎湯洗之。
摘錄《醫(yī)學(xué)入門》卷八《經(jīng)驗女科方》:黃蠟膏處方枯礬、麻油、黃蠟。
制法共熔化。
功能主治胎前中風(fēng),牙關(guān)緊閉,痰氣壅滿,不知人事。
用法用量調(diào)搽牙上。
摘錄《經(jīng)驗女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