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首先對于補益類中藥,最好是飯前服用,有利于吸收。通腸潤便的藥可以空腹服用,有利于清除腸胃的積滯。而對于消化藥和對胃腸道有刺激的藥物,最好是飯后服用,因為這個時候胃中存在較多的食物,藥物和食物混合可以減輕藥物對胃的刺激。
其實不同的病癥有不同的服藥時間。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有這樣一句話,可以對照著遵循一下。
第一,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藥,如果這個病在胸膈機以上,比如說肺或者心臟這些部位出現(xiàn)的病痛,應該在飯后再服用。
第二,是病在腹以下者,先服藥而后食,如果這個病在心腹一下,比如說胃腸、腹部這些部位,可以先服藥再吃飯。
第三,是病在四肢血脈者,宜空腹而在旦,如果這個病在四肢發(fā)生的,應該空腹,而且要早上喝。
第四,病在骨髓者,宜飽滿而在夜,如果這個病比較深,畢竟深入骨髓了,我們就應該在飯后服藥比較合適。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首先對于補益類中藥,最好是飯前服用,有利于吸收。通腸潤便的藥可以空腹服用,有利于清除腸胃的積滯。而對于消化藥和對胃腸道有刺激的藥物,最好是飯后服用,因為這個時候胃中存在較多的食物,藥物和食物混合可以減輕藥物對胃的刺激。
其實不同的病癥有不同的服藥時間。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有這樣一句話,可以對照著遵循一下。
第一,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藥,如果這個病在胸膈機以上,比如說肺或者心臟這些部位出現(xiàn)的病痛,應該在飯后再服用。
第二,是病在腹以下者,先服藥而后食,如果這個病在心腹一下,比如說胃腸、腹部這些部位,可以先服藥再吃飯。
第三,是病在四肢血脈者,宜空腹而在旦,如果這個病在四肢發(fā)生的,應該空腹,而且要早上喝。
第四,病在骨髓者,宜飽滿而在夜,如果這個病比較深,畢竟深入骨髓了,我們就應該在飯后服藥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