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黃連犀角湯

    《外臺(tái)秘要》卷二引《深師方》:黃連犀角湯別名

    黃連犀角散(《張氏醫(yī)通》卷十四)。

    處方

    黃連3克(去毛)烏梅14枚(擘)犀角9克 青木香1.5克

    制法

    上四味,切。

    功能主治

    清熱殺蟲(chóng)。治傷寒及諸病之后,下部生瘡者。

    用法用量

    用水1升,煮取200毫升。分二次服。

    注意

    服藥期間,忌食豬肉、冷水。

    摘錄《外臺(tái)秘要》卷二引《深師方》《回春》卷二:黃連犀角湯處方

    黃連、犀角、烏梅、木香、桃仁。

    制法

    上銼1劑。

    功能主治

    傷寒狐惑。唇口生瘡,聲啞,四肢沉重,惡聞食氣,默默欲臥,目閉,舌白,面目間黑色,變易無(wú)常。蟲(chóng)蝕下部為狐,而唇下有瘡,其咽干;蟲(chóng)蝕其臟為惑,上唇有瘡,聲啞。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回春》卷二《醫(yī)學(xué)綱目》卷三十二:黃連犀角湯處方

    黃連半兩,犀角1兩,烏梅7個(gè),沒(méi)藥1分。

    功能主治

    傷寒及諸病之后,內(nèi)有(匿蟲(chóng))出下部者。

    用法用量

    水2大盞半,煎至1盞半,分3服。

    摘錄《醫(yī)學(xué)綱目》卷三十二《外臺(tái)》卷二引《深師方》:黃連犀角湯別名

    黃連解毒湯、黃連犀角散、清熱黃連犀角湯

    處方

    黃連1兩(去毛),烏梅14枚(擘),犀角3兩,青木香半兩。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傷寒及諸病之后,蟲(chóng)蝕脫肛及狐惑病。傷寒及諸病之后,內(nèi)有瘡出下部煩者。狐惑,咽干唇焦,口燥熱盛。肛門生蟲(chóng)下脫,脈數(shù)者。狐惑病,咽干聲嗄。

    用法用量

    黃連解毒湯(《治痘全書》卷十四)、黃連犀角散(《張氏醫(yī)通》卷十四)、清熱黃連犀角湯(《麻疹闡注》)。

    注意

    忌豬肉、冷水。

    各家論述

    《醫(yī)略六書》:犀角清心胃之火以及腸,黃連清心脾之火以及肛,木香調(diào)氣醒脾胃,烏梅殺蟲(chóng)收脫肛。為散連滓,以誘入蟲(chóng)口也,使蓄熱頓化,則腸胃肅清而蟲(chóng)自不生,亦無(wú)不化,肛門焉,有下脫之虞?此清熱殺蟲(chóng)之劑,為蟲(chóng)蝕脫肛之專方。

    摘錄《外臺(tái)》卷二引《深師方》
更多中藥材
  • 處方黨參(飯上蒸3次)4兩,白術(shù)(蜜炙黃勿焦)4兩,當(dāng)歸(酒炒)4兩,大熟地(酒蒸)6兩,茯苓(乳蒸3次)3兩,山藥(乳蒸3次)3兩,杜仲(姜汁炒斷絲)3兩,白芍(酒炒)3兩,川芎(炒黑)2兩,續(xù)斷(酒洗曬干)5兩,子芩(酒炒)1兩,砂仁(......
  • 處方大熟地5錢,山萸肉2錢5分,益母草1錢,條黃芩5分,麥冬2錢5分,生地1錢5分,阿膠1錢,北五味1分。功能主治小產(chǎn)諸癥。用法用量從受胎2個(gè)月服起,每日1劑,服50劑止。摘錄《達(dá)生編》卷下......
  • 處方黃芩4克 砂仁 荊芥穗 當(dāng)歸身 白芍 連翹 生地黃 廣陳皮各3克 川芎2.4克 甘草0.9克制法上藥銼為粗末。功能主治主妊娠血分有熱,目病凝脂翳障。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食后溫服。摘錄《審視瑤函》卷四......
  • 處方黃牛鼻1具,黨參2兩,蜜炙黃耆2兩,白術(shù)1兩,歸身1兩5錢,白芍1兩5錢,熟地4兩,阿膠1兩,懷山藥3兩,川斷3兩,杜仲4兩,黃芩7錢,炙甘草5錢,春砂仁7錢,卷心荷葉1兩,蠶繭殼1兩。制法先將黃牛鼻、荷葉、蠶繭殼等3味炙灰存性,為末候......
  • 處方益母草(上截)3兩,香附米2兩(童便制),熟地黃3兩,歸身3兩,白芍3兩(酒炒),川芎2兩(酒洗),蘇梗2兩(忌鯉魚(yú)),陳皮3兩,炙草2兩,白茯苓2兩,白術(shù)2兩,條芩2兩(酒炒),蓮肉2兩(去皮心)。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每丸重3錢,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