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九寶湯(《易簡方》)、蘇沈九寶湯(《古今醫(yī)統(tǒng)》卷四十四)。
大腹子(連皮)肉桂 甘草(炙)紫蘇 杏仁(去皮、尖)桑根白皮各30克 麻黃(去根)陳皮(炒)薄荷各90克
上藥搗為粗末。
治久病氣喘,每至秋冬增劇,不可坐臥。
每服10克,用水300毫升,加童便75毫升,烏梅2個(gè),姜錢三片,煎至250毫升,濾去滓,食后、臨臥服。
膽礬1錢半,細(xì)辛1錢半,青鹽1錢,蓽茇(如有蟲用,無蟲不用)1錢,川芎1錢,砂仁1錢,滑石1錢,五倍子1錢,麝香少許。
上為細(xì)末,與好茶對半研勻。
牙疼。
早、晚擦牙。
青鹽、細(xì)辛(去葉土)、延胡索、高良姜、蓽茇、胡椒、麝香(別研)、乳香(別研)、雄黃(別研)各等分。
上為細(xì)末,次入別研藥令勻。
牙痛。
每用少許,微微擦痛處。
九寶飲
麻黃(去節(jié))半兩,薄荷半兩,大腹皮半兩,紫蘇半兩,陳皮2錢半,杏仁(去皮尖)2錢半,桑白皮(炙)2錢半,肉桂2錢半,枳殼2錢半,甘草1錢。
上銼散。
小兒咳嗽,肺臟感寒。
九寶飲(《誠書》卷十二)。
冷癥,去薄荷;熱癥,去陳皮、肉桂。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九寶湯(《易簡方》)、蘇沈九寶湯(《古今醫(yī)統(tǒng)》卷四十四)。
處方大腹子(連皮)肉桂 甘草(炙)紫蘇 杏仁(去皮、尖)桑根白皮各30克 麻黃(去根)陳皮(炒)薄荷各90克
制法上藥搗為粗末。
功能主治治久病氣喘,每至秋冬增劇,不可坐臥。
用法用量每服10克,用水300毫升,加童便75毫升,烏梅2個(gè),姜錢三片,煎至250毫升,濾去滓,食后、臨臥服。
摘錄《蘇沈良方》卷五《奇效良方》卷六十二:九寶散處方膽礬1錢半,細(xì)辛1錢半,青鹽1錢,蓽茇(如有蟲用,無蟲不用)1錢,川芎1錢,砂仁1錢,滑石1錢,五倍子1錢,麝香少許。
制法上為細(xì)末,與好茶對半研勻。
功能主治牙疼。
用法用量早、晚擦牙。
摘錄《奇效良方》卷六十二《楊氏家藏方》卷十一:九寶散處方青鹽、細(xì)辛(去葉土)、延胡索、高良姜、蓽茇、胡椒、麝香(別研)、乳香(別研)、雄黃(別研)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次入別研藥令勻。
功能主治牙痛。
用法用量每用少許,微微擦痛處。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十一《準(zhǔn)繩,幼科》卷九:九寶散別名九寶飲
處方麻黃(去節(jié))半兩,薄荷半兩,大腹皮半兩,紫蘇半兩,陳皮2錢半,杏仁(去皮尖)2錢半,桑白皮(炙)2錢半,肉桂2錢半,枳殼2錢半,甘草1錢。
制法上銼散。
功能主治小兒咳嗽,肺臟感寒。
用法用量九寶飲(《誠書》卷十二)。
冷癥,去薄荷;熱癥,去陳皮、肉桂。
摘錄《準(zhǔn)繩,幼科》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