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加減普濟消毒飲

    何任方:加減普濟消毒飲處方

    連翹9克,黃芩9克,板藍根12克,炒天蟲4.5克,銀花12克,桃仁6克,玄參9克,川連3克,大力子9克,陳皮4.5克,炒蒼耳子4.5克,蟬衣4.5克。

    功能主治

    行血疏氣,清泄熱毒。主風熱邪毒上壅耳竅。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摘錄何任方《醫(yī)門八法》卷三:加減普濟消毒飲處方

    生當歸5錢,生地黃5錢,生黃芩3錢,馬屁勃1錢,板蘭根3錢,南薄荷3錢,生梔子3錢,川大黃5錢,天花粉3錢,懷牛膝3錢(孕婦勿用),元明粉3錢(沖服,孕婦勿用)。

    功能主治

    咽喉腫痛,其腫在咽喉兩旁,色多紅紫,伴見煩躁發(fā)渴,大便秘結(jié),舌生黃苔等實熱癥。

    摘錄《醫(yī)門八法》卷三《醫(yī)學(xué)探驪集》卷四:加減普濟消毒飲處方

    荊芥穗3錢,酒黃芩4錢,馬勃3錢,蒼術(shù)4錢,山梔子3錢,升麻2錢,鼠粘子3錢,桔梗2錢,薄荷3錢,連翹3錢,紫花地丁3錢,獨活4錢,甘草2錢。

    功能主治

    山嵐瘴氣,客于經(jīng)絡(luò),初病頭痛,惡寒身熱,脈浮洪而數(shù),隨后頭項浮腫而痛,甚者面目亦腫而痛,或耳下腫出,而為痄腮,癥屬大頭大行者。

    用法用量

    水煎,溫服。

    各家論述

    此方以蒼術(shù)為君,解其山嵐瘴氣;以地丁、獨活、鼠粘、馬勃為佐;以芥穗、薄荷、連翹、升麻引藥上行頭頂,以桔梗為舟楫,載藥上升,使之散毒而消腫;以黃芩,梔子清其內(nèi)熱,以甘草和藥調(diào)中,則毒散腫消人可安矣。

    摘錄《醫(yī)學(xué)探驪集》卷四《重訂廣溫熱論》卷二:加減普濟消毒飲處方

    青連翹錢半,蘇薄荷1錢,炒牛蒡1錢半,馬勃4分,荊芥穗1錢,白僵蠶1錢,大青葉1錢半,玄參1錢,新銀花1錢半,若桔梗1錢,生甘草8分。

    功能主治

    溫毒痄腮及發(fā)頤。初起咽痛喉腫,耳前后腫,頰腫,面正赤;或喉不痛,但外腫;甚則耳聾,口噤難開。

    用法用量

    用活水蘆根2兩煎湯代水,煎服。

    摘錄《重訂廣溫熱論》卷二
更多中藥材
  • 《博愛心鑒》:保元湯處方人參3克 黃耆9克 甘草2克 肉桂1.5~2克功能主治主痘瘡氣虛頂陷者。用法用量上藥用水300毫升,加生姜1片,煎至150毫升。不拘時服。備注方中肉桂原書無用量,現(xiàn)據(jù)《景岳全書》卷六十三補。摘錄《博愛心鑒》《觀聚方要......
  • 《醫(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上冊:保元清降湯處方野臺參15克 生赭石25克(軋細)生芡實18克 生山藥18克 生杭芍18克 牛蒡子6克(炒,搗)甘草4.5克功能主治主吐衄證,下元虛損,中氣衰憊,沖氣、胃氣因虛上逆,其脈弦而硬急,轉(zhuǎn)似有力者。用法用量水......
  • 處方天冬、麥冬、生地、熟地、人參、黃耆、炙草、五味。功能主治固本,調(diào)脾肺腎三經(jīng)之虛。主肺脾腎虛,肺痿咳血成勞者。摘錄《金鑒》卷四十......
  • 處方人參3錢,炒于術(shù)3錢,茯苓5錢,當歸4錢,白芍2錢(炒),干地黃4錢,陳皮1錢5分,砂仁1錢,醋柴1錢,香附2錢(炙),桔梗2錢,杜仲4錢(炒),桑枝4錢,谷芽4錢,薏米5錢(炒),炙草1錢。制法上為極細末。功能主治補養(yǎng)氣血,兼舒肝和胃......
  • 處方爐甘石2兩5錢,珍珠1分,硼砂4兩5錢,青鹽1錢5分,玄明粉2錢,朱砂5分,麝香1分,冰片2兩5錢,黃丹1錢。制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風火爛眼,暴發(fā)赤腫,眼疼眼癢,畏光羞明。用法用量輕者每日2次,重者3次,點服。注意血虧癥及孕婦忌用。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