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加減真武湯

    《醫(yī)學(xué)探驪集》卷三:加減真武湯處方

    焦白術(shù)4錢,吳茱萸4錢,附子3錢(炙),茯苓4錢,延胡索3錢,檳榔2錢,白芍2錢,炮姜3錢。

    功能主治

    年老偶感寒邪,頭痛惡寒,而不發(fā)熱,腹痛者。

    用法用量

    水煎,溫服。

    各家論述

    此方以姜、附、吳茱萸溫中,以延胡、檳榔行氣,以焦術(shù)、茯苓益脾,少佐白芍?jǐn)筷幒蜖I。中宮溫暖,則腹痛自止矣。

    摘錄《醫(yī)學(xué)探驪集》卷三《圣濟(jì)總錄》卷二十四:加減真武湯處方

    白茯苓(去黑皮)3分,芍藥3分,白術(shù)3分,五味子(炒)3分,附子1枚(炮裂,去皮臍),細(xì)辛(去苗、葉)1分,干姜(炮)1分。

    制法

    上銼,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傷寒少陰證。2-3日不已,至4-5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或嘔或咳。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生姜4片,煎至8分,去滓溫服。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二十四《實(shí)用中醫(yī)兒科手冊》:加減真武湯處方

    熟附子1-1.5g,茯苓2-3g,紅花2-3g,黃耆2-3g,白術(shù)1.5-3g,人參1.5-3g,赤芍1-2g,當(dāng)歸1-2g,川芎1-2g,地錦草5-9g。

    功能主治

    溫陽利水,活血化瘀。主新生兒硬腫癥,屬脾腎陽虛,氣滯血瘀型。

    注意

    對體重大低的(如2公斤以下)新生兒應(yīng)酌情減量。

    摘錄《實(shí)用中醫(yī)兒科手冊》
更多中藥材
  • 處方車前子、瞿麥、萹蓄、滑石、山梔子(炒黑)、甘草梢、木通、大黃、木香。功能主治濕熱下注,少腹急,小便不通者。各家論述《醫(yī)方考》:濕熱下注,令人少腹急,則小便有可行之勢矣。而卒不通者,熱秘之也。陶隱居曰:通可以去滯,瀉可以去秘,滑可以去著。......
  • 《瘡瘍經(jīng)驗(yàn)全書》卷一:八正順氣散別名八正順氣湯處方厚樸、砂仁、半夏、陳皮、茯苓、青皮、桔梗、芍藥、枳殼、木香、玄參、鼠粘子、山梔仁。功能主治因食煎煿油膩等物,及飲酒太過而行房事,毒氣不能流行,聚結(jié)于喉根,至患喉腫。用法用量八正順氣湯(《喉科......
  • 處方藜蘆2分(炙),大黃3分,朱砂5分,蜀椒4分,雄黃4分(研),巴豆4分(去皮,熬),桂心4分。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天行病3-4日,身熱目赤,四肢不舉;產(chǎn)乳后傷寒,舌黃白,狂言妄語;溫病以后,飛尸遁尸,心腹痛隔,上下不......
  • 別名李子豫赤丸、八毒丸、殺鬼杖、斬鬼丹、殺鬼杖子處方雄黃(研)1兩,真珠(研)1兩,礜石(泥裹燒半日)1兩,牡丹皮1兩,巴豆(去皮心,熬)1兩,附子(炮)1兩,藜蘆(炙)1兩,蜈蚣1枚(炙,去足)。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五......
  • 處方京三棱(煨,銼)1兩,石三棱(煨,銼)1兩,雞爪三棱(煨,銼)1兩,木香1兩,檳榔(銼)1兩,肉豆蔻(去殼)半兩,巴豆(去皮心膜,煎黃出油盡)1分,硇砂(研)1分。制法上8味,搗羅6味為末,入巴豆霜、硇砂末拌勻,醋煮面糊為丸,如小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