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加味白頭翁湯

    《重訂通俗傷寒論》:加味白頭翁湯處方

    白頭翁9克 生川柏1.5克 青子芩6克 鮮貫眾15克 小川連2.4克 北秦皮2.4克(醋炒)生白芍9克 鮮茉莉花10朵(沖)

    功能主治

    涼血清肝,瀉火堅(jiān)腸。治傷寒邪傳厥陰,厥而兼嘔,胸脅煩滿,熱利下重,繼即便血,甚或便膿血,舌紫苔黃,脈寸浮數(shù),尺弦數(shù)者。

    摘錄《重訂通俗傷寒論》《溫病條辨》卷二:加味白頭翁湯處方

    白頭翁3錢,秦皮2錢,黃連2錢,黃柏2錢,白芍2錢,黃芩3錢。

    功能主治

    內(nèi)虛下陷,熱利下重腹痛,脈左小右大者。

    用法用量

    水8杯,煮取3杯,分3次服。

    摘錄《溫病條辨》卷二《鎬京直指》:加味白頭翁湯處方

    白頭翁3錢,生白芍4錢,川黃連1錢,川黃柏1錢5分,北秦皮3錢,黃芩1錢5分。

    功能主治

    濕熱陷入下焦血分,赤痢兼血,右尺脈大者。

    摘錄《鎬京直指》
更多中藥材
  • 處方郁金3錢,延胡索4錢,紫蔻仁2錢,枳實(shí)3錢,香附米3錢,牽牛2錢,毛蒼術(shù)4錢,茯苓3錢,甘草2錢。功能主治黃疸。因內(nèi)積郁悶之氣,客于脾胃,使脾胃之氣不得自知,久之其脾胃虛衰,其敗壞之色先染脾胃臟腑,久之隨血絡(luò)液絡(luò)將其黃色散布于周身,甚者......
  • 處方天南星(生)、半夏(生)、橘紅、寒水石(煅通赤)、白礬(枯)、川烏(炮,去皮臍)、白附子(生)、干姜(炮)、赤茯苓各等分。制法上為末,用生姜汁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肺氣咳嗽,痰厥頭暈,嘔吐涎沫,喘滿氣急。用法用量每服30丸,濃生......
  •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方):保胎丸處方當(dāng)歸5兩,生白芍5兩,川貝5兩,枳殼(麩炒)4兩,白術(shù)(麩炒)4兩,生地4兩,川芎4兩,荊芥穗3兩,生黃耆3兩,甘草3兩,艾炭2兩5錢,砂仁2兩5錢,菟絲子4兩,羌活1兩5錢,黃芩3兩,厚樸(姜制......
  • 《濟(jì)陰綱目》卷八:保胎和氣飲處方枳殼4錢,厚樸3錢,香附子3錢,砂仁2錢,蒼術(shù)2錢,橘紅2錢,蘇葉1錢,甘草9分,小茴香1錢半。制法上銼,分作3服。功能主治胎前四五個(gè)月,身體困倦,氣急發(fā)熱,飲食無味,貪睡頭暈等癥。妊娠脹滿發(fā)熱,脈弦滯者。用......
  • 處方當(dāng)歸、紅花、益智、白芍、益母草、甘草。功能主治產(chǎn)婦忽然腹痛,先行其水,嬰兒不降,忽誤吞熱物傷胎者。用法用量水煎服。如兒不下,取鯉魚1尾,同藥再煎,加醋1杯,服烏金丸。摘錄《女科切要》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