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黃連 枳殼各等分
上藥為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治痔瘡便秘。
每服50丸,空腹時用米飲送下。
黃連、枳殼、百藥煎各等分。
上為末,用水糊丸,如梧桐子大。
痔漏。
每服30丸,用米湯送下。
黃連、枳殼各等分。
上為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以五灰膏涂痔瘡之后,臟腑秘結(jié)不通者。
每服50丸,空心米飲送下。
枳殼(炒微黃,用清油浸透1宿,焙干)5線,麻仁(去殼)2錢半,木通(去皮、節(jié))2錢半,大黃(半生半炮)2錢半,檳榔2錢半,大腹皮(洗凈,培干)2錢半。
上除麻仁用乳缽研極細(xì)外,檳榔不過火,余焙同研成末,入乳缽中與麻仁再杵勻,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痢后里急,大腑閉澀不通。
每服30-50丸,以枳殼、甘草煎湯,空心送下;1-2月嬰兒,溫蜜湯化服。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黃連 枳殼各等分
制法上藥為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痔瘡便秘。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時用米飲送下。
摘錄《世醫(yī)得效方》卷七《普濟(jì)方》卷二九五:寬腸丸處方黃連、枳殼、百藥煎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用水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痔漏。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用米湯送下。
摘錄《普濟(jì)方》卷二九五《得效》卷七:寬腸丸處方黃連、枳殼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以五灰膏涂痔瘡之后,臟腑秘結(jié)不通者。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米飲送下。
摘錄《得效》卷七《活幼心書》卷下:寬腸丸處方枳殼(炒微黃,用清油浸透1宿,焙干)5線,麻仁(去殼)2錢半,木通(去皮、節(jié))2錢半,大黃(半生半炮)2錢半,檳榔2錢半,大腹皮(洗凈,培干)2錢半。
制法上除麻仁用乳缽研極細(xì)外,檳榔不過火,余焙同研成末,入乳缽中與麻仁再杵勻,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痢后里急,大腑閉澀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以枳殼、甘草煎湯,空心送下;1-2月嬰兒,溫蜜湯化服。
摘錄《活幼心書》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