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苦參丸
苦參、橘皮、獨活、阿膠、藍青、黃連、鬼臼(一作鬼箭羽)、黃柏、甘草各等分。
上為末,以蜜烊膠為丸,如梧桐子大,干之。
熱毒痢。
每服10丸,飲送下,1日3次。稍加之。
《千金方衍義》:苦參治心腹結(jié)氣,黃連治腸澼腹痛,黃柏治五臟脾胃結(jié)熱,鬼臼避惡氣不祥,藍青解諸毒蠱,獨活治風寒所擊,橘皮除胸中痰熱逆氣,利水谷,下氣,阿膠止五臟內(nèi)崩,甘草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合本經(jīng)諸治,則此方辟除毒熱最迅,而丸服之法最緩不過,藉以為應(yīng)敵之需,非但不可峻用,而久服尤為不宜,所以先哲有久服黃連、苦參反從火化之說,以苦先入心,久而增勝,逮所必至。至于痢久,胃氣侵衰,飲食艱進,慎勿誤投,以取虛虛之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苦參丸
處方苦參、橘皮、獨活、阿膠、藍青、黃連、鬼臼(一作鬼箭羽)、黃柏、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以蜜烊膠為丸,如梧桐子大,干之。
功能主治熱毒痢。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飲送下,1日3次。稍加之。
各家論述《千金方衍義》:苦參治心腹結(jié)氣,黃連治腸澼腹痛,黃柏治五臟脾胃結(jié)熱,鬼臼避惡氣不祥,藍青解諸毒蠱,獨活治風寒所擊,橘皮除胸中痰熱逆氣,利水谷,下氣,阿膠止五臟內(nèi)崩,甘草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合本經(jīng)諸治,則此方辟除毒熱最迅,而丸服之法最緩不過,藉以為應(yīng)敵之需,非但不可峻用,而久服尤為不宜,所以先哲有久服黃連、苦參反從火化之說,以苦先入心,久而增勝,逮所必至。至于痢久,胃氣侵衰,飲食艱進,慎勿誤投,以取虛虛之咎。
摘錄《千金》卷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