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蠟礬丸(《仁齋直指)卷二十三)、黃礬丸(《外科樞要》卷四)。
白礬30克(明亮者,研)黃蠟15克(黃色者,溶開)(一方用21克)
上藥為丸,如梧桐子大。
定痛生肌,護(hù)膜解毒。治腸癰疼痛,癰疽發(fā)背,諸般惡瘡,毒蛇咬傷。
每服10丸,漸加至20丸,熟水或溫酒送下。未破內(nèi)消,已破自合。如服金石所致,更用礬末30克,徐以溫酒送下。有人遍身生瘡,其狀如蛇頭,服此即效,但日服百粒,方能御毒,不致內(nèi)攻。又治蛇咬,熔礬熱滴傷處,痛即止,毒即出。服至30克以上,最止疼痛,不動臟腑。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蠟礬丸(《仁齋直指)卷二十三)、黃礬丸(《外科樞要》卷四)。
處方白礬30克(明亮者,研)黃蠟15克(黃色者,溶開)(一方用21克)
制法上藥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定痛生肌,護(hù)膜解毒。治腸癰疼痛,癰疽發(fā)背,諸般惡瘡,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每服10丸,漸加至20丸,熟水或溫酒送下。未破內(nèi)消,已破自合。如服金石所致,更用礬末30克,徐以溫酒送下。有人遍身生瘡,其狀如蛇頭,服此即效,但日服百粒,方能御毒,不致內(nèi)攻。又治蛇咬,熔礬熱滴傷處,痛即止,毒即出。服至30克以上,最止疼痛,不動臟腑。
摘錄《外科精要》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