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葶藶(紙上炒)22克 防己45克 澤漆葉 都李仁(去皮、尖,炒)各37.5克 赤茯苓(去黑皮)澤瀉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研如膏)各90克 柴胡(去苗)60克
治小兒水氣腫滿,服藥不退者。
上八味,除杏仁外,粗搗篩,用水1升,煎至300毫升,去滓,入杏紅膏及白蜜500克,慢火煎如稀餳。二歲兒每服l.5克,用溫水調(diào)下,漸加之。
甜葶藶2兩,川芒消1兩,椒目2兩半,水銀1兩(以棗肉少許研盡),防己1兩,海蛤1兩。
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石水。腹堅(jiān)漸大,四肢腫滿。
本方方名,據(jù)劑型,當(dāng)作“葶藶丸”。
葶藶(紙上炒)3分,防己1兩半,澤漆葉1兩1分,郁李仁(去皮尖,炒)1兩1分,赤茯苓(去黑皮)3兩,澤瀉3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研如膏)3兩,柴胡(去苗)2兩。
上為粗末,以水1斗,煎至2升半,去滓,入杏仁膏及白蜜1斤,慢火煎如稀餳。
小兒腫滿,服藥不退。
2歲兒每服半錢匕,溫水調(diào)下。漸加之,更隨兒大小加減。
苦葶藶?zāi)?分,地龍末1分,麝香半錢(細(xì)研),臘月豬脂3兩。
先煎豬脂令化去滓,次入諸藥,煎10余沸,于瓷盒中盛。
齒(匿蟲)。
以柳枝點(diǎn)藥,于火上炙令熱,烙牙齒縫中十余度,1日3-5遍。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葶藶(紙上炒)22克 防己45克 澤漆葉 都李仁(去皮、尖,炒)各37.5克 赤茯苓(去黑皮)澤瀉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研如膏)各90克 柴胡(去苗)60克
功能主治治小兒水氣腫滿,服藥不退者。
用法用量上八味,除杏仁外,粗搗篩,用水1升,煎至300毫升,去滓,入杏紅膏及白蜜500克,慢火煎如稀餳。二歲兒每服l.5克,用溫水調(diào)下,漸加之。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七四《雞峰》卷十九:葶藶煎處方甜葶藶2兩,川芒消1兩,椒目2兩半,水銀1兩(以棗肉少許研盡),防己1兩,海蛤1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石水。腹堅(jiān)漸大,四肢腫滿。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據(jù)劑型,當(dāng)作“葶藶丸”。
摘錄《雞峰》卷十九《圣濟(jì)總錄》卷一七四:葶藶煎處方葶藶(紙上炒)3分,防己1兩半,澤漆葉1兩1分,郁李仁(去皮尖,炒)1兩1分,赤茯苓(去黑皮)3兩,澤瀉3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研如膏)3兩,柴胡(去苗)2兩。
制法上為粗末,以水1斗,煎至2升半,去滓,入杏仁膏及白蜜1斤,慢火煎如稀餳。
功能主治小兒腫滿,服藥不退。
用法用量2歲兒每服半錢匕,溫水調(diào)下。漸加之,更隨兒大小加減。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七四《圣惠》卷三十四:葶藶煎處方苦葶藶?zāi)?分,地龍末1分,麝香半錢(細(xì)研),臘月豬脂3兩。
制法先煎豬脂令化去滓,次入諸藥,煎10余沸,于瓷盒中盛。
功能主治齒(匿蟲)。
用法用量以柳枝點(diǎn)藥,于火上炙令熱,烙牙齒縫中十余度,1日3-5遍。
摘錄《圣惠》卷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