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五加皮散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五加皮散處方

    五加皮、防風(fēng)(去叉)、白術(shù)、附子(炮裂.去皮臍)、萆薢、川芎、桂心、赤芍藥、枳殼(麩炒)、荊芥、羚羊角屑、丹參,各一兩。麻黃(去根節(jié))、羌活,二兩。甘草(炙),半兩。

    功能主治

    治偏風(fēng)不遂,肌體煩疼,肢體無力。

    用法用量

    上咀,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服。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明·方賢著《奇效良方》:五加皮散處方

    五加皮(三分) 羌活(三分) 丹參(三分) 赤芍藥(三分) 羚羊角屑(三分) 檳榔(三分) 枳殼(麩炒.半兩) 防風(fēng)(半兩) 桂心(半兩)

    功能主治

    治風(fēng)氣壅滯,身體疼痛。

    用法用量

    上咀,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稍熱服。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太平圣惠方》卷三:五加皮散處方

    五加皮30克 羌活30克 芎藭30克 黃芩30克 防風(fēng)30克(去蘆頭)酸棗仁30克(微炒)羚羊角屑30克 當(dāng)歸30克(銼,微炒)威靈仙30克 赤茯苓30克

    制法

    上藥搗篩為散。

    功能主治

    治肝臟風(fēng)毒,流注腳膝,下肢疼痛,心神煩悶,筋脈拘急。

    用法用量

    每服9克,水15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100毫升,去滓,空腹時溫服。

    注意

    服藥期間,忌食炙煎、魚、毒物等。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三《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一:五加皮散處方

    五加皮30克 防風(fēng)30克(去蘆頭)白術(shù)30克 附子30克(炮裂,去皮、臍)萆薢30克(銼)芎藭30克 桂心30克 赤芍藥30克 枳殼30克(麩炒微黃,去瓤)荊芥30克 羚羊角屑30克 丹參30克 麻黃60克(去根、節(jié))羌活60克 甘草15克(炙微赤,銼)

    制法

    上藥粗搗羅為散。

    功能主治

    治半身不遂,肌體煩痛,肢節(jié)無力。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以水300毫升,加生姜1片,煎至200毫升,去滓,溫服,不計(jì)時候。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一《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五:五加皮散處方

    五加皮60克 杜仲120克(去粗皮,炙微黃,銼)萆薢60克(銼)狗脊60克(去毛)阿膠60克(搗碎,炒令黃燥)防風(fēng)60克(去蘆、頭)芎藭90克 細(xì)辛30克 杏仁60克(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制法

    上藥搗篩為散。

    功能主治

    治妊娠腰疼痛,或連月不已。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人生姜4克,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計(jì)時候溫服。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五《世醫(yī)得效方》卷十二:五加皮散處方

    五加皮

    制法

    上藥為末,酒調(diào)。

    功能主治

    治小兒頸軟。

    用法用量

    涂敷頸骨上。

    摘錄《世醫(yī)得效方》卷十二
更多中藥材
  • 處方熟石膏1兩,冰片1分,西黃7分,血竭3錢。功能主治拔毒長肉。主摘錄《外科傳薪集》......
  • 《瘍科心得集》卷下:八將丹處方西黃0.9克 冰片0.9克 蟬蛻(烘)7枚 大蜈蚣(炙)7條 麝香0.9克 山甲(炙)7片 全蟲 (炙)7個 五倍子(焙)9克制法上藥共為細(xì)末。功能主治提毒,枯腐。一切疽毒不起,療毒不透,腐內(nèi)不脫者。用法用量每......
  • 處方帶子蜂房3錢,象牙屑5錢,僵蠶3錢,蟬蛻3錢,全蝎1對,木香3錢,乳香3錢,沒藥2錢。制法上為細(xì)末,以黃占8兩滾化熬過,入藥末攪勻,傾水中取出為丸,如棗仁大。功能主治一切癰疽發(fā)背,瘡痔成漏。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滾酒送下,連服3日。待其......
  • 《瘍科遺編》卷下:八將擒王散處方天龍4條,全蝎7個,甲片2錢,兒茶1錢,蟬蛻1錢(去砂),雄精1錢5分,冰片3分,麝香2分。制法上為末,用麻黃煎濃汁收藥陰干,再研貯瓶,勿泄氣。功能主治未潰者可退消,已潰者能生肌拔毒。主癰疽未潰、已潰者。用法......
  • 處方五倍子4錢,雄黃2錢,乳香3錢,角針2錢,全蝎2錢,蜈蚣2條,麝香1分,梅片1分。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提毒化毒。主一切疽毒。用法用量摻瘡頂上,小膏藥蓋之;或攤貼之。摘錄《青囊秘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