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象皮膏

    處方

    第一組:大黃90克 川芎 當(dāng)歸 生地各30克 紅花9克 川連9克 甘草15克 荊芥9克 肉桂9克 白及9克 白蘞9克 冰片9克

    第二組:地鱉蟲30克 血竭15克 象皮15克龍骨9克 海螵蛸9克 真珠6克 乳香15克(去油)沒藥15克(去油)人參6克

    功能主治

    活血生肌,接筋續(xù)骨。治跌打斷骨,開放性損傷及各種潰瘍腐肉已去,且已控制感染無明顯膿性分泌物,期待其生長(zhǎng)進(jìn)而愈合者。

    用法用量

    第一組藥除白及、白蘞外,用麻油500克熬煎至枯色,去滓取油;入黃古、白古各90克,白及、白蘞末同熬,煉制成膏。將膏滴水試?yán)夏?,貼手不粘為度,如老,加麻油;如嫩,加冰片、白草霜。

    第二組藥共研極細(xì)末,入膏內(nèi)攪勻,攤敷外用。

    摘錄《傷科補(bǔ)要》卷四
更多中藥材
  • 處方紫蘇、陳皮、白術(shù)、當(dāng)歸、川芎各等分,人參、甘草各減半,生姜5片,蔥白7寸,砂仁3粒,木香3分。功能主治火盛胎熱,氣逆湊心所致子懸。用法用量磨汁,加生姜,水煎服。摘錄《胎產(chǎn)秘書》卷上......
  • 別名安胎順血散處方訶子(制)。功能主治妊娠陰腫,胎氣不能游動(dòng)所致。用法用量安胎順血散(《胎產(chǎn)新書》)。摘錄《葉氏女科》卷二......
  •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安胎飲處方地榆、甘草(微炙赤)、茯苓(去皮)、熟干地黃(洗.酒灑.蒸.焙)、當(dāng)歸(去蘆.洗.酒浸)、川芎、白術(shù)、半夏(湯洗七次)、阿膠(搗碎.麩炒)、黃蓍(去苗)、白芍藥,各等分。炮制上為粗散。功能主治治妊娠三月、......
  • 別名安胎飲處方建蓮子(去心)3錢,臺(tái)州青苧3錢(洗去膠),白糯米3錢。功能主治妊娠房勞,傷損足三陰所致小產(chǎn)。用法用量安胎飲(《驗(yàn)方新編》卷九)。各家論述建蓮子清君相之火,而能固澀真氣;臺(tái)州青苧利小便而通子戶,清淫欲之瘀熱;糯米補(bǔ)益脾陰,能實(shí)......
  • 《太平圣惠方》:安胎鯉魚粥處方活鯉魚1條(約500克左右)苧麻根20~30克 糯米50克蔥 姜 油 鹽各適量制法鯉魚去鱗及腸雜,洗凈切片煎湯。再取苧麻根加水200克,煎至100克,去渣留汁,入鯉魚湯中,并加糯米和蔥、姜、油、鹽各適量,煮成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