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麥門冬(去心,曬)人參 茯苓 黃耆(半生,半蜜炙)烏梅肉(焙)甘草各30克 瓜蔞根干葛各45克
上研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益氣養(yǎng)陰,生津止渴。治消渴口干。
每服1丸,溫湯嚼下。
五汁玉泉丸(《東醫(yī)寶鑒·雜病篇》卷六)。
黃連 干葛 天花粉 知母 麥門冬(去心)人參 五味子 生地汁 蓮肉 烏梅肉 當(dāng)歸 甘草各等分 加入乳汁 牛乳汁 甘蔗汁 梨汁 藕汁
上先將各汁入蜜750克,煎熬成膏,后將各藥末和前膏蒸熱。
治上消證。飲水多而食少。
每服75克,空腹時用清米湯調(diào)下。
服藥期間,忌一切辛熱之物。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麥門冬(去心,曬)人參 茯苓 黃耆(半生,半蜜炙)烏梅肉(焙)甘草各30克 瓜蔞根干葛各45克
制法上研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益氣養(yǎng)陰,生津止渴。治消渴口干。
用法用量每服1丸,溫湯嚼下。
摘錄《仁齋直指》卷十七《萬病回春》卷五:玉泉丸別名五汁玉泉丸(《東醫(yī)寶鑒·雜病篇》卷六)。
處方黃連 干葛 天花粉 知母 麥門冬(去心)人參 五味子 生地汁 蓮肉 烏梅肉 當(dāng)歸 甘草各等分 加入乳汁 牛乳汁 甘蔗汁 梨汁 藕汁
制法上先將各汁入蜜750克,煎熬成膏,后將各藥末和前膏蒸熱。
功能主治治上消證。飲水多而食少。
用法用量每服75克,空腹時用清米湯調(diào)下。
注意服藥期間,忌一切辛熱之物。
摘錄《萬病回春》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