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據歷代口傳,此方源出藥農之手。藥農常年奔波山嶺之間,困乏勞頓,風餐露宿,常以藥袋作床,久之發(fā)現某些藥材經一夜躺臥之后,次日不感疲勞,周身通泰,遂細心集納歸類,演成方劑。王氏先祖收錄此方,原古方名為‘輕足散’、‘行軍散’,曾發(fā)給出征出征將士,以解長途行軍、水土不服所引起的疲累與疾患。經陜西省人民醫(yī)院、省中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臨床觀察驗證,現代科學成果檢測及中醫(yī)專家評審鑒定證明:“對人體無任何毒副作用,組方合理、使用方便,對老年人的腰腿痛、虛勞失眠、中風后遺癥(輕癥)有明顯療效。總有效率90%?!?/p>
以人體大穴足三里為用藥中心,配合上、下巨虛穴位,通過人體自然活動與自身溫度發(fā)揮藥性。藥性被經穴吸收,沿經絡調整體內陰陽氣血,既有穴位按摩刺激之效,又是藥物效能之功。改善機體反映性,從而起到補腎、健脾、抗病、保健的作用。
鎖陽、川芎、山奈、乳香、透骨草、香附子、蒼術、防風等。
補腎益氣、健脾活血、通脈除濕、止痛安神、益智健體。寒濕腰腿痛、腎虛腰腿痛、不寐、虛勞、中風后遺癥(輕癥)。
藥芯對準足三里穴及上、下巨虛穴后貼膚固定,15天為一療程。
個別患者出現口干、舌燥等癥狀,可停止幾日后在使用。使用中多活動腿部或在藥芯外按揉;夜間休息不宜使用。
* 陜西省保健品實驗鑒定中心益歲甲馬檢驗報告(急性經皮毒性實驗、過敏性實驗、對小鼠耳廓循環(huán)影響實驗)
* 陜西中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臨床觀察(120例)療效總結
·急性經皮毒性實驗
一、實驗動物:SD品系達白鼠20只,雌雄各半,體重200g-220g,由西安醫(yī)科大學動物飼養(yǎng)中心提供。
二、實驗方法:將試鼠背部毛脫去,脫毛范圍為體表面積的10%。按0.5g/100g的劑量稱取藥粉,加適量蒸餾水調成糊狀,對試鼠脫毛部分進行涂敷,24小時后,溫水除去殘留受試物,連續(xù)觀察7天。
三、實驗結果:觀察期內試鼠活動正常,涂藥局部未見紅腫、潰爛、炎癥、壞死等反應,無一死亡。
四、結果評價:益歲甲馬藥粉屬實際無毒級。
·過敏性實驗
一、實驗動物:英國豚鼠30只,雌雄各半,體重200g-250g,由第四醫(yī)科大學動物飼養(yǎng)中心提供。
二、實驗方法:于給藥前24小時將試鼠背部兩側毛脫去,脫毛范圍兩側約3×3平方厘米。將試鼠按體重、性別隨機分成3組,每組10只,雌雄各半。第一組給受試藥物,第二組陰性對照,第三組陽性對照。
致敏接觸:受試藥物0.2g,加適量蒸餾水調成糊狀,涂在試鼠左側背部脫毛區(qū),持續(xù)6小時,第7天和第14天,以同樣方法重復一次;陰性對照涂蒸餾水;陽性對照涂1%DNCB。
激發(fā)接觸:于末次給受試藥物致敏后14天,將受試藥物0.2g,加適量蒸餾水調成糊狀,涂在試鼠右側背部脫毛區(qū),持續(xù)6小時后去掉受試藥物,即觀察過敏反應情況,然后于1、24、48小時再觀察。陰性對照組和陽性對照組,操作觀察方法同受藥組。
三、實驗結果:(見表)
分組 動物數 致敏數 致敏率(%) 強度
受試藥物 10 0 0 無致敏性
陰性對照 10 0 0 無致敏性
陽性對照 10 8 80 有致敏性
四、結果評價:益歲甲馬藥粉屬無致敏性。
·對小鼠耳廓循環(huán)影響實驗
一、實驗動物:ICR品系小白鼠20只,雌雄各半,體重18g-22g,由西安醫(y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
二、實驗方法:試鼠隨機分兩組,注射烏拉坦溶液(0.7ml/10g)麻醉,用醫(yī)用膠布輕貼右耳去毛處,于16×10倍顯微鏡下,調節(jié)冷光源,觀察試鼠耳廓微循環(huán)在給藥前的動脈、靜脈口徑及毛細血管數量。然后兩組試鼠于右耳涂藥0.1g,置37℃恒溫箱中,分別于半小時和1小時后觀察并記錄給藥后的微循環(huán)動脈(A)、靜脈(A)和毛細血管開放量的情況。
三、實驗結果:
(見表) (略)
四、結果評價:兩組試鼠給藥后均能使試鼠耳廓微動脈和靜脈口徑明顯擴張,毛細血管開放量增多,與給藥前相比,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該藥具有明顯的活血化淤作用。
·陜西中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臨床觀察(120)例療效總結表
癥狀 例數 顯效 有效 無效 有效率
腰痛 40 18 22 0 100%
虛勞 40 13 25 2 92.5%
不寐 20 0 15 5 75%
中風后遺癥 20 0 15 5 75%
總計 120 31 77 12 90.0%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據歷代口傳,此方源出藥農之手。藥農常年奔波山嶺之間,困乏勞頓,風餐露宿,常以藥袋作床,久之發(fā)現某些藥材經一夜躺臥之后,次日不感疲勞,周身通泰,遂細心集納歸類,演成方劑。王氏先祖收錄此方,原古方名為‘輕足散’、‘行軍散’,曾發(fā)給出征出征將士,以解長途行軍、水土不服所引起的疲累與疾患。經陜西省人民醫(yī)院、省中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臨床觀察驗證,現代科學成果檢測及中醫(yī)專家評審鑒定證明:“對人體無任何毒副作用,組方合理、使用方便,對老年人的腰腿痛、虛勞失眠、中風后遺癥(輕癥)有明顯療效。總有效率90%?!?/p>
以人體大穴足三里為用藥中心,配合上、下巨虛穴位,通過人體自然活動與自身溫度發(fā)揮藥性。藥性被經穴吸收,沿經絡調整體內陰陽氣血,既有穴位按摩刺激之效,又是藥物效能之功。改善機體反映性,從而起到補腎、健脾、抗病、保健的作用。
處方鎖陽、川芎、山奈、乳香、透骨草、香附子、蒼術、防風等。
功能主治補腎益氣、健脾活血、通脈除濕、止痛安神、益智健體。寒濕腰腿痛、腎虛腰腿痛、不寐、虛勞、中風后遺癥(輕癥)。
用法用量藥芯對準足三里穴及上、下巨虛穴后貼膚固定,15天為一療程。
注意個別患者出現口干、舌燥等癥狀,可停止幾日后在使用。使用中多活動腿部或在藥芯外按揉;夜間休息不宜使用。
備注* 陜西省保健品實驗鑒定中心益歲甲馬檢驗報告(急性經皮毒性實驗、過敏性實驗、對小鼠耳廓循環(huán)影響實驗)
* 陜西中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臨床觀察(120例)療效總結
·急性經皮毒性實驗
一、實驗動物:SD品系達白鼠20只,雌雄各半,體重200g-220g,由西安醫(yī)科大學動物飼養(yǎng)中心提供。
二、實驗方法:將試鼠背部毛脫去,脫毛范圍為體表面積的10%。按0.5g/100g的劑量稱取藥粉,加適量蒸餾水調成糊狀,對試鼠脫毛部分進行涂敷,24小時后,溫水除去殘留受試物,連續(xù)觀察7天。
三、實驗結果:觀察期內試鼠活動正常,涂藥局部未見紅腫、潰爛、炎癥、壞死等反應,無一死亡。
四、結果評價:益歲甲馬藥粉屬實際無毒級。
·過敏性實驗
一、實驗動物:英國豚鼠30只,雌雄各半,體重200g-250g,由第四醫(yī)科大學動物飼養(yǎng)中心提供。
二、實驗方法:于給藥前24小時將試鼠背部兩側毛脫去,脫毛范圍兩側約3×3平方厘米。將試鼠按體重、性別隨機分成3組,每組10只,雌雄各半。第一組給受試藥物,第二組陰性對照,第三組陽性對照。
致敏接觸:受試藥物0.2g,加適量蒸餾水調成糊狀,涂在試鼠左側背部脫毛區(qū),持續(xù)6小時,第7天和第14天,以同樣方法重復一次;陰性對照涂蒸餾水;陽性對照涂1%DNCB。
激發(fā)接觸:于末次給受試藥物致敏后14天,將受試藥物0.2g,加適量蒸餾水調成糊狀,涂在試鼠右側背部脫毛區(qū),持續(xù)6小時后去掉受試藥物,即觀察過敏反應情況,然后于1、24、48小時再觀察。陰性對照組和陽性對照組,操作觀察方法同受藥組。
三、實驗結果:(見表)
分組 動物數 致敏數 致敏率(%) 強度
受試藥物 10 0 0 無致敏性
陰性對照 10 0 0 無致敏性
陽性對照 10 8 80 有致敏性
四、結果評價:益歲甲馬藥粉屬無致敏性。
·對小鼠耳廓循環(huán)影響實驗
一、實驗動物:ICR品系小白鼠20只,雌雄各半,體重18g-22g,由西安醫(y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
二、實驗方法:試鼠隨機分兩組,注射烏拉坦溶液(0.7ml/10g)麻醉,用醫(yī)用膠布輕貼右耳去毛處,于16×10倍顯微鏡下,調節(jié)冷光源,觀察試鼠耳廓微循環(huán)在給藥前的動脈、靜脈口徑及毛細血管數量。然后兩組試鼠于右耳涂藥0.1g,置37℃恒溫箱中,分別于半小時和1小時后觀察并記錄給藥后的微循環(huán)動脈(A)、靜脈(A)和毛細血管開放量的情況。
三、實驗結果:
(見表) (略)
四、結果評價:兩組試鼠給藥后均能使試鼠耳廓微動脈和靜脈口徑明顯擴張,毛細血管開放量增多,與給藥前相比,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該藥具有明顯的活血化淤作用。
·陜西中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臨床觀察(120)例療效總結表
癥狀 例數 顯效 有效 無效 有效率
腰痛 40 18 22 0 100%
虛勞 40 13 25 2 92.5%
不寐 20 0 15 5 75%
中風后遺癥 20 0 15 5 75%
總計 120 31 77 12 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