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竹葉柳蒡湯

    《先醒齋醫(yī)學廣筆記》卷三:竹葉柳蒡湯處方

    西河柳15克 荊芥穗 蟬蛻 薄荷 甘草 知母(蜜炙)各3克 炒牛蒡子 葛根各4.5克 玄參6克 麥門冬9克 竹葉30片

    功能主治

    透疹解毒,清宣肺胃。治痧疹透發(fā)不出,咳嗽喘急,煩悶躁亂,咽喉腫痛。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備注

    方中西河柳、牛蒡子、竹葉為君,辛涼宣透,清熱開泄,解肌發(fā)表;蟬蛻、薄荷、葛根、荊芥為臣,辛透泄熱,解表祛風;知母、玄參、麥冬為佐,清熱解毒,滋陰涼營;甘草為使,清熱解毒,調(diào)和諸藥。諸藥同用,能解肌透疹,故治痧疹透發(fā)不出者。

    按:本方在原書中無方名,現(xiàn)據(jù)《中醫(yī)方劑學》補。

    摘錄《先醒齋醫(yī)學廣筆記》卷三明·《先醒齋醫(yī)學廣筆記》:竹葉柳蒡湯組成

    西河柳五錢(15克)、荊芥穗錢(3克)、干葛一錢五分(4.5克)、蟬蛻一錢(3克)、薄荷葉一錢(3克)、鼠粘子(牛蒡子)一錢五分(4.5克)、知母一錢(3克)、玄參二錢(6克)、甘草一錢(3克)、麥門冬三錢(9克)、竹葉三十片(3克),甚者加石膏五錢( 15克)、冬米一撮(6克)。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透疹解表,清熱生津。

    主治

    痧疹初起,透發(fā)不出,癥見喘嗽,鼻塞流涕,惡寒輕,發(fā)熱重,煩悶躁亂,咽喉腫痛,唇干口渴,苔薄黃而干,脈浮數(shù)。

    臨床應用

    臨床主要用于治療手足口病及急性腎小球腎炎等病癥。

    1.手足口?。阂员痉铰?lián)合利巴韋林治療62例,與利巴韋林靜脈滴注治療60例對照。兩組常規(guī)護理相同,且均給予對癥支持治療。療程均為5日。療效評定以體溫恢復正常,皮疹消退,口腔潰瘍愈合為治愈。結(jié)果:治愈23例,有效35例,無效4例。(《當代醫(yī)學》2011年第4期)

    2.急性腎小球腎炎:以本方加減治療38例。同時做好休息、抗感染及對癥處理。療效評定以臨床癥狀緩解、陽性體征轉(zhuǎn)陰,尿檢正常為痊愈。結(jié)果:38例均痊愈。平均療程12日,半年隨訪無復發(fā)。(《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01年第12期)

    方解

    西河柳“近世治痧疹熱毒不能出,用為發(fā)散之神藥…“功專發(fā)麻疹”,故為麻疹透發(fā)不出的要藥;葛根、牛蒡子、蟬蛻、荊芥、薄荷既協(xié)助西河柳透疹,又開宣肺氣;竹葉、知母、玄參、麥門冬清泄肺胃,生津止渴,其中竹葉尚能清心利尿,導熱下行,具有清上導下之功,四藥合用,使熱去則煩悶躁亂之證除,陰充則唇干口渴之證愈;甘草解毒,調(diào)和諸藥。如此配伍,發(fā)散而無助熱傷津之擾,清里而無涼伏氣血之虞,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是透疹的良方。

    臨床以麻疹透發(fā)不出,并見喘嗽、發(fā)熱、煩躁、苔薄黃而干、脈數(shù)為辨證要點。喘咳甚,加枇杷葉、前胡、白前;咽喉腫痛,加板藍根、大青葉;疹色暗紅,加牡丹皮、赤芍;熱甚,加連翹、石膏;麻疹未透,里熱不甚,減知母、玄參、麥門冬。臨床使用注意麻疹熱不甚,陰津未傷者,不宜使用,恐有邪毒內(nèi)遏之弊。

    現(xiàn)代研究

    臨床報道尚見于治療蕁麻疹、過敏性紫癜、神經(jīng)性皮炎、痤瘡、藥物性皮炎、銀屑病等病癥。

    方歌

    閻氏升麻葛根湯,芍藥甘草合成方,麻疹初期發(fā)不透,解肌透疹此為良。

    摘錄明·《先醒齋醫(yī)學廣筆記》
更多中藥材
  • 處方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全蝎半兩(炒)。制法上為末,面糊為丸,如黃米大,朱砂為衣。功能主治小兒慢驚。用法用量每服20丸,米飲送下。摘錄《幼幼新書》卷九引鄭愈方......
  • 《千金》卷三:安心湯處方遠志2兩,甘草2兩,人參3兩,茯神3兩,當歸3兩,芍藥3兩,麥門冬1升,大棗30枚。功能主治產(chǎn)后心虛,心沖悸不定,恍恍惚惚,不自知覺,言語錯誤,虛煩短氣,志意不定。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取3升,去滓,分3服,日3次。若......
  • 處方遠志2兩,白芍藥2兩,宿姜2兩,茯苓42銖,知母42銖,紫菀42銖,赤石脂42銖,石膏42銖,麥門冬42銖,桂心30銖,麻黃30銖,黃芩30銖,萎蕤36銖,人參24銖,甘草10銖。制法上為粗散。功能主治心熱滿,煩悶驚恐。用法用量本方方名......
  • 處方人參1錢5分,麥冬3錢,茯神1錢5分,白術1錢5分,菟絲子1錢5分,熟地5錢,玄參5錢,芡實2錢5分,山藥2錢5分,五味5分,丹參1錢5分,蓮子心1錢5分,棗仁1錢5分,沙參1錢5分,歸身1錢5分,陳皮2分。功能主治勞心過度而夢遺者。用......
  • 處方人參半兩,白茯苓半兩,白茯神半兩,酸棗仁半兩(酒浸,隔紙炒),當歸半兩,遠志半兩,柏子仁半兩,琥珀半兩,乳香2錢半,石菖蒲2錢半,朱砂2錢半。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氣血虛,夢中多驚。用法用量每次30丸,食后以白湯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