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紫菀散

    《太平圣惠方》卷六:紫菀散處方

    紫菀30克(洗,去苗、土)桔梗30克(去蘆頭)茅根60克(銼)甘草15克(炙微赤,銼)川大黃30克(銼碎,微炒)川樸消30克 木通30克(銼)

    制法

    上藥搗篩為散。

    功能主治

    清肺泄熱,化痰止咳。治肺臟壅熱,心胸滿悶,嗽逆食少,大便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計(jì)時(shí)候溫服。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六《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二:紫菀散處方

    紫菀30克(洗,去苗、土)麻黃30克(去根、節(jié))貝母22克(煨微黃)大腹皮22克(銼)杏仁22克(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赤茯苓30克 桑根白皮30克(銼)豬苓30克(去黑皮)檳榔30克

    制法

    上藥搗篩為散。

    功能主治

    宣肺平喘,利水消腫。治上氣,發(fā)即不得眠臥,心腹脹滿,喘急不能食,身面浮腫。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用水350毫升,加生姜4克,煎至,175毫升,去滓,不計(jì)時(shí)候溫服。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二《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九:紫菀散處方

    紫菀30克(去苗、土)漢防己15克 桂心15克 細(xì)辛15克 檳榔22克 赤茯苓15克 桑根白皮15克(銼)大腹皮15克(銼)枳殼15克(麩炒微黃,去瓤)甜葶藶15克

更多中藥材
  • 處方車前子半兩,龍膽草半兩,谷精草半兩,仙靈脾半兩,威靈仙半兩,藁本半兩,荊芥穗2錢半,秦皮2錢半,甘草(炙)2錢半。制法上銼細(xì)。功能主治熱眼腫痛。用法用量每服2錢,食后煎服。摘錄《直指》卷二十......
  • 處方硫黃1兩,水銀(二味同炒,作沙子)1兩,曾青1兩,丹砂1兩,雄黃1兩,白石英1兩,紫石英1兩,鉛丹1兩,玄精石1兩,胡粉1兩,消石2兩(以上11味各細(xì)研,入瓷盒盛,盒上留一眼子,外用六一泥固濟(jì)畢,候干,以文火養(yǎng)一復(fù)時(shí)后,閉盒眼子,用大火......
  • 處方天雄(去皮臍,如無(wú),以大附子代之)1兩,大川烏1兩(去皮臍),白附子5錢,南星5錢,天麻5錢,川芎,半夏,木香,全蝎(去毒,姜汁拌,全用)。功能主治偏正頭風(fēng)作痛,痛連于腦,常如牽引之狀,發(fā)則目不可開(kāi),眩暈不能抬舉。用法用量方中川芎、半夏......
  • 別名八生散(《證治要訣類方》卷三)。處方天雄60克(此藥最佳,無(wú)則以大附子代之,去皮)大川烏60克(去皮)天南星 白附子 天麻 白術(shù)各30克 川芎 木香 全蝎(姜汁拌,全用)半夏各15克(同天雄、附子、南南、川烏并生用)制法上藥生用,銼如麻......
  • 別名拓痞丸處方桂心3分,曾青(無(wú),代以空青)3分,牡丹3分,鳣頭甲(頭漬,炙令黃色)3分,干姜3分,蜀漆7分,細(xì)辛6分,龍膽5分,附子4分(炮)。制法上藥治下篩,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小兒痞,面黃羸瘦,丁奚不欲飲食,食不生肌膚,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