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生炒萊菔子 功用各不同

    伏新順 青海省中醫(yī)院

    萊菔子,又稱為蘿卜子、蘿白子、菜頭子。本品為十字花科植物蘿卜的干燥成熟種子。始載于《日華子本草》。其性平,味辛、甘。歸肺、脾、胃經(jīng)。

    《本草綱目》曰:“萊菔子之功,長于利氣。生能升,熟能降,升則吐風痰,散風寒,發(fā)瘡疹;降則定痰喘咳嗽,調(diào)下痢后重,止內(nèi)痛,皆是利氣之效。”《醫(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曰:“萊菔子,無論或生或炒,皆能順氣開郁,消脹除滿,此乃化氣之品,非破氣之品。蓋凡理氣之藥,單服久服,未有不傷氣者,而萊菔子炒熟為末,每飯后移時服錢許,借以消食順氣,轉(zhuǎn)不傷氣,因其能多進飲食,氣分自得其養(yǎng)也。若用以除滿開郁,而以參、芪、術(shù)諸藥佐之,雖多服久服,亦何至傷氣分乎?!薄夺t(yī)林纂要》曰:“生用,吐風痰,寬胸膈,托瘡疹;熟用,下氣消痰,攻堅積,療后重?!?/p>

    筆者臨床生用萊菔子涌吐風痰,用治風痰上壅的痰厥,以15~30克生萊菔子研末沖服。萊菔子炒用則消食除脹,降氣化痰,用治飲食停滯、脘腹脹痛、大便秘結(jié)、積滯瀉痢、痰壅喘咳等病癥。如治咳嗽氣逆痰痞,可用紫蘇子、白芥子、萊菔子各9~15克,日1劑,微炒,水煎服用。治食積,可用山楂15克,茯苓20克,炒萊菔子、神曲各9克,日1劑,水煎服用。治氣脹氣臌,可用炒萊菔子、車前子、大腹皮、炒枳殼各9~15克,日1劑,水煎服用。治痢疾后重不通,可用炒萊菔子15克,白芍9克,大黃、木香各3克,日1劑,水煎服用。治便秘,可用炒萊菔子、當歸、郁李仁、檳榔各9~15克,日1劑,水煎服用。

更多中藥材
  • 桑樹根大家知道不,這是一種防脫發(fā)的有效藥物之一,用來煲水洗頭對于脫發(fā)癥狀有一定的療效,那么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桑樹根皮的作用呢?其實桑樹根皮的功效與作用是非常強大的,比如說在治療水腫和咳嗽方面以及治療風濕痛的時候,療效顯著;不過桑樹根皮屬于寒......
  • 白果的外型和開心果非常的想象,所以經(jīng)常會被人認錯;作為一種食品,白果的營養(yǎng)價值非常高,它可以滋陰補陽,養(yǎng)顏抗老,中醫(yī)有記載白果含有著微弱的毒性,因此一定少吃為妙,為了不浪費這么好的食物,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下白果一天可以吃多少個吧;首先,......
  • 桔梗我們都見過,很多人因為其不起眼并不重視,但是你知道嗎,桔梗配上甘草再泡上熱水就能做成很好喝的桔梗甘草茶;小小的一杯桔梗甘草茶清涼解渴,還能清熱解毒,是夏日非常好的解暑飲料,那么,有人就會問,桔梗甘草茶真的有這么神奇嗎,那么應(yīng)該怎樣自制這......
  • 現(xiàn)在有很多成年人都比較喜歡吃一些甜食,但是如果我們每天攝入的糖分過高的話,很有可能會導(dǎo)致糖尿病或者是血糖高的情況出現(xiàn),出現(xiàn)了血糖高的情況之后,就需要進行調(diào)理了,中藥材桔梗就有降血糖的效果,并且效果不錯,大家可能不太了解,那么藥材桔梗能泡水喝......
  • 川貝母是潤肺止咳的名貴中藥材,川貝母被使用的歷史悠久,且療效卓著,馳名中外。是藥就有其偏藥性,川貝母的副作用自然也是一大問題。作為具有清熱潤肺的草藥,川貝母也時常被應(yīng)用在日常美食中,關(guān)于川貝母的吃法,吃貨們可是各自有“譜”,下面我們就來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