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桂枝茯苓丸方證特征

    熊興江 中國中醫(yī)科學(xué)院廣安門醫(yī)院

    桂枝茯苓丸又名奪命丹(《婦人大全良方》)、催生湯(《濟(jì)陰綱目》),源自《金匱要略·婦人妊娠病脈證并治》,本方可以活血化瘀,緩消癥塊。主治下焦瘀血的婦人癥病,即“婦人宿有癥病,經(jīng)斷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動在臍上者,為癥痼害。妊娠六月動者,前三月經(jīng)水利時胎也。下血者,后斷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當(dāng)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睆臈l文可見,“宿有癥病”、“漏下不止”、“血不止”是本方方證辨證關(guān)鍵。

    筆者將本方推廣應(yīng)用于治療高血壓病、心律失常、痤瘡、急慢性生殖系統(tǒng)疾病、痛經(jīng)、痔瘡、下肢靜脈曲張、腰椎間盤突出癥等均取得較好療效,且發(fā)現(xiàn)本方所主治的更是一種體質(zhì)類型或者說是體質(zhì)狀態(tài),即患者皮膚偏粗糙,膚色偏暗或黑;臉色偏紅,或暗紅,或鮮紅;體格偏壯實,容易頭痛、頭暈、失眠,甚至心悸不安;腹部充實有力,少腹痛或不痛,月經(jīng)色暗,有血塊;大便偏干燥。筆者認(rèn)為“瘀熱”是該體質(zhì)類型的核心,“瘀”是指瘀血內(nèi)停,“熱”是指陽明熱結(jié),郁而化熱,且常取桂枝茯苓丸,或合桃核承氣湯化裁取效。

    根據(jù)方證對應(yīng)的藥證原則,本方證當(dāng)有構(gòu)成本方的五味藥藥證支持。桂枝可以發(fā)汗解肌、溫通血脈、助陽化氣,在活血化瘀類方中(如桃核承氣湯)配伍桂枝多取其活血通脈作用,因此悸動、上沖、頭身疼痛是運(yùn)用桂枝的指征。茯苓可以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眩悸、口渴而小便不利是運(yùn)用茯苓的指征。芍藥可以緩急止痛、活血養(yǎng)陰,不僅能緩解胃腸平滑肌的痙攣,而且能緩解腓腸肌等部位的痙攣。桃仁可以活血祛瘀,潤腸通便,少腹痛、便秘等是運(yùn)用桃仁的指征。丹皮可以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少腹痛而出血是運(yùn)用的關(guān)鍵指征,即少腹部按之較硬且疼痛,其出血多為下部出血,如尿血、便血,尤其是與婦人月經(jīng)有關(guān),或崩中,或漏下。以藥測證,方中桃仁芍藥相配伍,“故臍直下部觸之有癥,即血塞,然不如大黃牡丹皮湯之小腹腫痞,及抵當(dāng)湯之小腹硬滿之程度,而呈比較軟弱之凝塊,按之微痛?!保ā痘蕽h醫(yī)學(xué)》)

    茲舉該方治驗案例兩則。

    案一:混合痔

    熊某,男,58歲。2008年1月25日初診。

    主訴:肛門疼痛墜脹不適兩天?;颊哂谢旌现滩∈?0余年,18年前已行手術(shù)治療,后來仍時有反復(fù)。兩天前過度勞累后出現(xiàn)肛門疼痛墜脹不適,便后有少量暗紅色血液;時有頭暈頭痛,夜間咳喘,胃納好,睡眠尚可,小便黃,大便一直干結(jié)。患者有高血壓病史5年,每年冬天血壓升高,目前在服卡托普利片控制,平素血壓未監(jiān)測。有嗜煙史,查:患者體格壯實,面色暗紅,肌肉堅緊有力,聲音洪亮;唇色暗紅,舌質(zhì)偏紅,苔薄白,脈弦有力;大腹便便,腹診下腹堅滿有力;測量血壓134/96mmHg;肛周外觀可見贅生物突出,未指檢。中醫(yī)診斷:內(nèi)外痔;西醫(yī)診斷:混合痔。證屬瘀熱互結(jié)下焦,擬桃核承氣湯去芒硝合桂枝茯苓丸治療,處方:桃仁10g,大黃(生)10g,桂枝10g,茯苓15g,赤芍10g,丹皮10g,生甘草6g。3服,水煎服。

    患者服上方至第二服大便即軟,痔瘡疼痛大減,外觀贅生物縮小一半,三服后肛門基本不疼,頭暈頭痛基本好轉(zhuǎn),夜間咳喘減半,一周后贅生物消失。隨訪至今再未復(fù)發(fā)。

    按:本案患者肛周疼痛墜脹,有贅生物,唇暗紅是為瘀血證;大腹便便,腹診堅滿有力,平素容易頭暈頭痛,血壓升高,大便偏干,舌紅脈弦有力,全為陽證實證,類似于上述“瘀熱”類型的體質(zhì),考慮桂枝茯苓丸與桃核承氣湯合方治療。

    桃核承氣湯原文主治傷寒下焦蓄血證,“太陽病不解,熱結(jié)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dāng)先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jié)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方證中尤以少腹急結(jié)為辨證要點。該方可以瀉熱逐瘀,最適用于大便干結(jié),下腹疼痛的瘀熱互結(jié)證。葉橘泉認(rèn)為該方證主證為陽明里實證,小腹急結(jié)、瘀血、充血、沖逆、蓄血如狂等癥候群,婦人諸病、癲狂病、充血性頭痛、眼結(jié)膜炎、齒齦炎、急性高血壓、鼻衄、跌打傷腫痛、痔瘡腫痛、肛癰腫痛等,只要具備上述陽明病的“色”、“脈”及腹部癥狀(小腹急結(jié))都可使用本方。該患者肛周疼痛墜脹,大便時痛苦異常,可以看作是少腹急結(jié)的一種表現(xiàn)。去芒硝是考慮減輕瀉下之力。方中再合桂枝茯苓丸改善腰以下部位(尤以盆腔為主)的血液循環(huán),加強(qiáng)化瘀,促使瘀血消散吸收。藥后病癥大減,效如桴鼓,說明方證對應(yīng)。

    案二:高血壓病、下肢靜脈曲張

    李某某,男,61歲。2008年12月17日初診。

    主訴:下肢水腫一年。一年前發(fā)現(xiàn)下肢水腫,按之凹陷明顯,下午明顯,曾服五苓散10余服無效。時有頭暈頭痛,胃納可,睡眠尚好,大便容易干結(jié),小便無力,有分叉,夜間小便3次。查:血壓150/100mmHg,患者體格壯實,腹部實大,腹肌緊張有力;面紅,午后尤甚,唇暗紅,舌苔薄白,脈弦有力。既往有高血壓病史8年,在服卡托普利片,血壓控制情況不詳,有下肢靜脈曲張病史多年,具體不詳。中醫(yī)診斷:水腫、眩暈;西醫(yī)診斷:高血壓病、下肢靜脈曲張。證屬水瘀熱內(nèi)阻,擬桂枝茯苓丸原方,處方:桂枝15g,茯苓30g,桃仁15g,赤芍20g,丹皮15g。3服,水煎服。

    患者藥后大便通暢,頭暈頭痛減少,水腫變化不大,無咽痛、小便黃。擬原方茯苓加至60g,繼續(xù)服用?;颊邎猿址?0服,電話告知下肢水腫基本消失,顏面不紅,頭痛頭暈未作,血壓維持在136/86mmHg左右,隨訪至今,患者病情一直平穩(wěn)。

    按:該患者下肢水腫與靜脈曲張和高血壓病均有關(guān)聯(lián)。從藥物運(yùn)用指征角度來看,患者也是一例典型的“瘀熱”體質(zhì),故用桂枝茯苓丸方治療。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共服用桂枝近500g,并未出現(xiàn)“桂枝下咽,陽盛則閉”之弊,提示我們只要遵循“有是證用是藥”的原則,臨證放大藥物劑量很可能會加速疾病痊愈。

更多中藥材
  • 第一啊,我們就是說常見的是氣虛,氣虛是什么呢?氣呢,是推動人體活動的一種物質(zhì),就像我們看到這個火車一樣,蒸汽火車它的氣少了,它活動就差了,跑不起來了。那人也一樣,人的氣少了,氣虛了,那首先表現(xiàn)的就是乏力,不愛動彈,倦怠,干什么都沒精神,想使......
  • 我們一般來講呢,稍微活動之后吃點飯渾身大汗,什么問題呢?往往氣虛造成的。這個衛(wèi)氣有固澀汗孔的作用。所以當(dāng)氣虛的時候,固澀不了,稍微活動一下汗就出來了。像更年期那個出汗是潮熱發(fā)熱,上來的快,下去的快。那么還有的呢是晚上睡睡覺,枕頭濕了就是盜汗......
  • 那我們看一下第一個,陳皮。陳皮首先呢它有行氣健脾和胃的功效,同時呢稍微有點利濕的作用,它和半夏合起來還能夠去痰。然后茯苓,茯苓這個藥呢健脾,利濕兼固。但是呢在這里面呢利濕的作用更強(qiáng)一點,健脾的作用也有。同時呢還有一定安神的作用。白術(shù),補(bǔ)氣健......
  • 大家好,心絞痛呢是我們中老年人常發(fā)的幾個癥狀。那么心絞痛是怎么出現(xiàn)的呢?我們講這個心臟,就像我們這個拳頭一樣,上面有一條血管叫做冠狀動脈。那么當(dāng)這個冠狀動脈它的血流不暢的時候,心臟的這個肌肉血就不夠了,叫心肌缺血。缺血之后呢,還在跳啊,就覺......
  • 大家好,今天呢給大家呢講一個脾腎陽虛的這么一個案例。這個案例呢,患者是楊先生,四十五歲,那么脾腎陽虛呢,其實我們最典型的一個表現(xiàn)呢是什么呢?是五更泄瀉,就是到凌晨的時候,快起床的時候馬上肚子疼,要上廁所,天天都這個點。有人說我們就是習(xí)慣性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