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自擬方治愈155例甲感患者

    編者按:甲感肆虐以來,黑龍江省中醫(yī)研究院用9月15日研制的兩種中藥煎煮劑——清瘟解毒煎劑Ⅰ號、Ⅱ號,已經(jīng)治愈了155例甲感患者,治愈率達100%。Ⅰ號適用于發(fā)熱或高熱、咳嗽咯黃痰、咽癢等癥,具退熱抗病毒、化痰止咳、利咽消腫等功效;Ⅱ號適用于發(fā)熱或不發(fā)熱、干咳少痰、咽痛癢者,止咳化痰、利咽止癢、提高機體免疫力等功效。通過臨床證實,這兩種方劑不但對甲感療效顯著,還可治普通感冒、咽炎、支氣管炎、肺炎等癥。

    江柏華 黑龍江省中醫(yī)研究院

    黑龍江省中醫(yī)研究院以國醫(yī)大師張琪教授為首的專家組,針對黑龍江省甲型H1N1流感臨床發(fā)病特點精心迅速研制兩種中藥煎煮劑——清瘟解毒Ⅰ號、Ⅱ號煎劑。通過對155例甲型H1N1流感輕癥病人的治療觀察,臨床治愈率達100%,所有病人均未使用西藥達菲,證明兩種煎劑均具有顯著的療效。

    臨床辨證分兩型

    155例病例均為黑龍江省傳染病防治院住院隔離患者,均為黑大、工大及醫(yī)大學生,男性138例,女性17例,年齡17~24歲,發(fā)熱(體溫37.0~39.4℃)98例,不發(fā)熱(37.0以下)57例,其中低熱37.0~37.5℃27例,高熱38.5℃以上38例,咳嗽131例,咽痛83例,所有患者均咽部紅腫(或伴充血)。

    診斷標準:按世界衛(wèi)生組織制定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為確診依據(jù)。

    中醫(yī)辨證分型:針對甲型H1N1流感發(fā)病特點可分為風熱犯肺衛(wèi)(衛(wèi)分證)及熱毒侵肺(衛(wèi)氣同?。﹥尚?。

    前者主癥為發(fā)熱或不發(fā)熱,干咳少痰,口微渴,咽痛伴(或)咽癢。舌邊尖紅,苔薄微黃,脈浮數(shù)。辨證要點為發(fā)熱或不發(fā)熱,干咳少痰,舌邊尖紅,苔薄微黃。

    后者主癥見發(fā)熱或高熱,咳嗽,黃黏痰或咯痰不爽,口渴喜飲,咽痛。舌質紅苔黃或黃膩,脈滑數(shù)。辨證要點為發(fā)熱或高熱,咯黃痰,口渴喜飲,舌質紅苔黃或黃膩,脈滑數(shù)。

    治法療效確切

    具體治療時通過辨證分型,處以不同方藥。風熱犯肺衛(wèi)型(衛(wèi)分證)治法以辛涼解表、清熱解毒、止咳利咽為主,方用清瘟解毒Ⅱ號:雙花30g,連翹20g,黃芩15g,荊芥15g,大力子15g,薄荷15g,桔梗20g,枳殼20g,大貝15g,杷葉15g,花粉25g,玄參20g,薏苡仁20g,赤芍20g,甘草15g。

    熱毒侵肺型(衛(wèi)氣同?。┲畏ㄒ郧逦两舛?、潤肺化痰止咳為主,方用清瘟解毒Ⅰ號:生石膏30g,知母20g,雙花30g,連翹20g,柴胡10g,黃芩15g,荊芥15g,大力子15g,重樓20g,桔梗20g,枳殼20g,大貝15g,薏苡仁20g,花粉25g,麥冬25g,赤芍20g,甘草15g。

    服用清瘟解毒Ⅰ號或Ⅱ號煎劑(黑龍江省中醫(yī)研究院制劑室煎制),規(guī)格:150ml∕瓶,3次∕日,50ml∕次,飯后溫服(初次給藥2次∕日,75ml∕次),療程:3~10天。

    治療結果如下:

    核酸檢測轉陰天數(shù)可見下直方圖:

    由圖得出核酸檢測轉陰(以確診之日為準):最短3天,最長10天,平均6.47天。退熱最短時間為1天,最長為4天,平均1.67天。咳嗽癥狀消失最短為一天,最長為7天,平均3.21天。咽痛癥狀消失最短為1天,最長為6天,平均為2.83天。可見清瘟解毒Ⅰ號、Ⅱ號煎劑對甲型H1N1流感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治愈率達100%。

    兩方方義詳解

    甲型H1N1流感屬祖國醫(yī)學的瘟疫范疇,是感受溫邪引起的具有強烈傳染性,并能引起播散、流行的一種溫病。針對甲感病人的主要臨床證侯特點,我院歸納分為熱犯肺衛(wèi)、熱毒侵肺兩種證侯類型。

    風熱犯肺衛(wèi)證:葉天士提出:“溫邪上受,首先犯肺,肺主氣屬衛(wèi)”,即指出許多溫病在初起時,病邪先犯于肺衛(wèi),尤其風熱之邪,因肺開竅于鼻,通于口鼻,肺合皮毛而統(tǒng)衛(wèi),又溫為陽邪其性升散開泄,故溫邪侵襲人體從口鼻而入,而先侵犯肺衛(wèi),表現(xiàn)為衛(wèi)受邪郁及肺氣失宣病機特點,癥見發(fā)熱或不發(fā)熱,干咳少痰,咽痛伴(或)咽癢,舌邊尖紅苔薄微黃,脈浮數(shù),辨證為風熱犯肺衛(wèi)證,屬衛(wèi)分證。

    熱毒侵肺證:因風為百病之長,善行而數(shù)變,故風熱之邪迅速由表入里,由衛(wèi)分轉入氣分,造成熱毒壅肺、肺氣閉阻,表現(xiàn)為正邪劇爭,肺熱亢盛,里熱蒸迫,熱灼津傷病機特點,癥見發(fā)熱甚至高熱,咳嗽咯黃痰或咯痰不爽,口渴喜飲,咽痛,舌質紅苔黃或黃膩,脈滑數(shù),辨證為熱毒侵肺證,屬衛(wèi)氣同病。

    針對甲型H1N1流感所分兩種證侯類型,我院特制訂兩種治療方案,擬清瘟解毒Ⅰ號、Ⅱ號兩個方劑,方解如下:

    清瘟解毒Ⅰ號:方中生石膏、知母、雙花、連翹共為君藥,生石膏清泄肺氣分邪熱、透熱達表;知母滋陰清熱;雙花、連翹清熱解毒,疏散肺衛(wèi)之風熱。柴胡、黃芩、荊芥、大力子共為臣藥,柴胡疏散半表半里之邪熱、且有退熱解毒之功;黃芩清肺瀉火解毒;荊芥發(fā)表散風,微溫、藥性和緩以防諸藥寒涼太過;大力子疏散肺衛(wèi)風熱,消腫利咽。重樓、桔梗、枳殼、大貝、薏苡仁、花粉、麥冬、赤芍共為佐藥,重樓清熱解毒,活血利咽;桔梗清肺化痰、利咽開結、載藥上行,配伍枳殼一升一降調暢氣機;大貝清肺潤肺化痰止咳;薏苡仁清熱利咽開結,且健脾滲濕化痰;花粉、麥冬清肺熱滋肺陰,以達潤肺之功;赤芍配合重樓涼血活血、散瘀止痛(因熱毒傷咽部血絡,迫血妄行,故咽部紅腫疼痛)。甘草甘溫補益中氣、調和藥性,以防寒涼藥傷中,為使藥,以上諸藥共奏清瘟解毒、潤肺化痰止咳之功效,重在清肺熱養(yǎng)肺陰。適用發(fā)熱或高熱,咳嗽咯黃痰,咽癢,舌質紅苔黃,脈滑數(shù)甲感患者,具有顯著的退熱抗病毒、化痰、止咳、利咽消腫、提高機體免疫功能之功效。

    清瘟解毒Ⅱ號:方中雙花、連翹共為君藥,雙花、連翹辛涼解表、疏散肺衛(wèi)之風熱,且有清熱解毒之功。黃芩、荊芥、大力子、薄荷共為臣藥,黃芩清肺瀉火解毒;荊芥發(fā)表散風,微溫、藥性和緩以防諸藥寒涼太過;大力子、薄荷疏散肺衛(wèi)風熱,消腫利咽。桔梗、枳殼、大貝、杷葉、花粉、玄參、薏苡仁、赤芍共為佐藥,桔梗清肺化痰、利咽開結、載藥上行,配合枳殼一升一降調暢氣機;大貝清肺潤肺化痰止咳;杷葉降氣止咳,為治干咳之要藥;薏苡仁清熱利咽開結;玄參滋陰清熱降火、利咽消腫;花粉滋陰清熱利咽;赤芍涼血活血、散瘀止痛(熱傷咽部血絡,迫血妄行,故咽部紅腫疼痛)。甘草甘溫補益中氣、調和藥性以防寒涼藥傷中,以上諸藥共奏辛涼解表、清熱解毒、止咳利咽之功效,重在辛涼解表。

    適用于發(fā)熱或不發(fā)熱,干咳少痰,咽痛癢,舌邊尖紅苔薄微黃,脈滑數(shù)甲感患者,具有較好的抗病毒、止咳、化痰、利咽止癢、提高機體免疫功能之功效。

    目前兩方臨床治愈率均為100%。通過臨床觀察證實:二方劑不但對甲感療效顯著,對普通感冒、咽喉炎、支氣管炎、肺炎等辨證屬以上兩型者療效亦顯著,可廣泛推廣應用。

更多中藥材
  • 肝氣郁結在臨床上常見有四類癥狀。第一,平常的唉聲嘆氣,情緒波動比較大。第二,胸悶,胸脅脹痛,女性同志呢是乳房脹痛。第三,入睡比較困難,并且容易醒,夢多,頭脹頭疼。第四,嗓子里面總感覺到有異物,四肢沉重,乏力等等。出現(xiàn)了以上四種癥狀該怎么辦呢......
  • 這個木香順氣丸,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行氣化濕,還有健脾和胃這樣一個作用。我們都知道脾胃屬于三焦當中的中焦,起到一個讓濁物下行讓清氣暢行的作用。但是當濕邪阻滯脾胃以后,中焦交通的功能就被破壞,從而導致濁氣不能下行,而有時候反而往上走,就會產(chǎn)生一系......
  • 由人參,白術、茯苓,炙甘草,當歸、白芍藥,熟地黃,川芎所組成。其中當歸能夠補血養(yǎng)血,活血通經(jīng)。川芎呢,是行氣養(yǎng)血的一把好手,還有血家之氣藥的美稱,并且它還能夠止痛,比如說痛經(jīng)和常見的一些頭痛。白芍呢,它既能柔肝養(yǎng)血,又能平肝止痛,還能收斂肝......
  • 該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組成并不復雜,只有四味藥材,半夏,陳皮,茯苓,甘草。方中半夏是化痰的主力軍,它性格燥烈,可以燥濕化痰,降逆止嘔,通過它的溫燥之性來減少濕痰的產(chǎn)生,并且半夏可以把痰濕化開,然后再排出體外。陳皮同樣是一味燥濕化痰的......
  • 氣功鍛煉方法多種多樣,但都能達到保健的效果。同時,各種氣功鍛煉方法所遵循的要點也是共同的。掌握氣功鍛煉的要點,不僅有助于提高氣功的質量和效果,還能消除運動員在氣功練習中產(chǎn)生的一些不必要的擔憂。氣功保健的要點主要包括以下六個方面:1.身心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