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魚腥草治病驗方

    魚腥草為三白科植物,性微寒,味辛,入肺經(jīng)。有清熱解毒、消癰排膿、利尿通淋等功效。以下列舉其入藥驗方數(shù)則如下:

    痢疾:魚腥草18克,山楂炭9克,水煎后,兌入適量蜂蜜,攪勻飲用。

    腹瀉:魚腥草15克,炒山藥9克,炒白術(shù)6克,車前子6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咳嗽:魚腥草20克,桑白皮12克,浙貝母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腮腺炎:鮮魚腥草適量,搗爛外敷于患處,用醫(yī)用膠布包扎固定,每日早晚各換一次藥。

    鼻炎:取鮮魚腥草適量,搗汁,用過濾后的汁液滴鼻,每日3次,每次每側(cè)2~3滴。此法尤適用于萎縮性鼻炎和慢性鼻竇炎患者。

    帶下:魚腥草60克,三白草根30克,豬瘦肉120克,水煎,服湯食肉,飯前服用,每日一劑。

    水痘:魚腥草9克,紫花地丁6克,水煎后飲服。

    急性前列腺炎:鮮魚腥草根60克,搗爛,淘米水一碗。將魚腥草根放入淘米水中,浸泡一小時左右,濾凈藥渣后飲用,每日兩次。

    急性扁桃體炎:魚腥草30克,蒲公英30克,金銀花20克,水煎,晾涼后飲用。

    流行性感冒:鮮魚腥草250克,蜂蜜35毫升。將魚腥草洗凈,絞取汁液,兌入蜂蜜,攪拌勻和,分6次飲服,一日內(nèi)服完。再服再制,連用5~6日。(李秀月)

更多中藥材
  • 濕熱久出不去,五個方法可以幫你把胃,肝,膀胱,大腸,關(guān)節(jié)的濕熱趕去。這個臉上出油愛長痘,早晨起來口苦,一吃飯就肚子脹,胳膊腿上長濕疹,舌質(zhì)發(fā)紅,舌苔黃膩,這就是身體里邊有了濕熱。我們今天給大家分享五個方法,不管是濕熱藏在哪里,都能把它趕出去......
  • 中醫(yī)有一句話叫陰虛則痛,陰液在體內(nèi)起到滋養(yǎng)潤滑的作用,那陰液不足,壓不住陽氣,就會產(chǎn)生虛火,虛火灼燒,我們身體就會隱隱疼痛。還有滲出水和體內(nèi)的陰液息息相關(guān),所以就會出現(xiàn)以下六個部位的疼痛。第一個就是腰痛,腰為腎之府,腎陰不足,不能溫煦腰部的......
  • 我們中醫(yī)常講辨證治療,其實每一個人的體質(zhì)不一樣,導致失眠的問題可以說是五花八門啊。有人入睡困難,翻來覆去整晚睡不著,有人睡著了之后他容易醒過來,一晚上醒來七八次,煩的不得了,甚至還有的人睡著之后人沒有睡,差不多旁邊有人喝水,他都知道似睡非睡......
  • 第一個啊尿頻尿急,夜尿頻繁,小便灼熱發(fā)黃,情緒激動,這個時候濕熱下前潛尿液黃就是主要的標志,可以參考龍膽瀉肝丸。第二個,便秘我們說到腸道津液不足,肝火燒灼,那這個時候會口干,口苦,口臭,舌苔黃膩。也可以參考龍膽瀉肝丸。第三個,腹瀉拉肚子,那......
  • 我們中醫(yī)常說啊,肝主藏血,主一身的氣機疏泄,肝主筋,肝開竅于目,所以說肝的健康與很多臟腑都有關(guān)系,這個肝不好,人容易倒下,一點都不夸張。肝不好具體的表現(xiàn)有這些。首先,失眠多夢,肝藏魂,肝血虧虛,肝不藏魂,治療需要養(yǎng)肝血,養(yǎng)心安神。那如果經(jīng)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