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毛水龍:癡迷太白草藥40載

    本報記者 趙文

    太白山,秦嶺的重要山脈,這里不僅蘊藏著上千種中藥,被譽為“中藥材”天然寶庫,這里也孕育出了一位杰出的民間草醫(yī)——毛水龍。他雖沒有經(jīng)過正規(guī)的醫(yī)學培訓,沒有高級職稱,卻能十分準確地辨識上千種草藥,成為陜西省中醫(yī)藥學會草醫(yī)藥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委員。在以秦嶺為中心,潛心考察、挖掘、研究陜西中草藥40年后,一部達百萬字的《秦嶺七藥》問世,填補了中藥界的一項空白。

    自幼癡迷太白草

    周至縣竹峪鄉(xiāng),這里南依秦嶺,北瀕渭水,是毛水龍自幼生長的地方。逶迄挺撥、氣勢磅礴的秦嶺山脈鍛造了這個關中漢子強壯的體魄、剛毅的性格、奮發(fā)向上的精神。

    小時候,毛水龍聽老人講,太白山上有一種神奇的“大米”,當?shù)匕傩罩灰形竿?、嘔吐、胸悶、咳嗽等癥,只要把這種“大米”研成末服用或煮水一喝,病癥馬上就好了。他感到這種“太白米”太神奇了,太白山居然會有這么神奇的草藥!一定要在太白山找出更多這樣神奇的草藥,為百姓除病解痛。

    1969年,20歲的毛水龍在太白山腳下一個水庫工地做臨時工,從小便跟隨父親上山采藥的他,對太白山美麗如畫的景色著了迷,也對遍布大山里的草藥著了迷。當時正處于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工作艱苦,生活辛苦,這是老一輩人最深刻的記憶。下工后的毛水龍匆忙吃點東西,顧不得休息片刻,為了他的事業(yè)——上山找藥、采藥、研究藥,經(jīng)常是夜深人靜時才能回到家。就這樣日復一日,幾年后,一個用賬本記錄的中草藥本草初稿完成了。

    毛水龍家境并不富裕,但他為了學醫(yī),毅然賣掉了家里僅有的一頭耕牛和一小片竹林,只身一人外出求師學醫(yī),遍訪豫西、鄂北、川東、隴東等地,穿越6省13個縣市,考察研究中草藥的生長習性和療效,長達17年之久。

    心系七藥盼立典

    “太白七藥”是太白山中草藥特殊的產(chǎn)物,也是陜西極富特色的中藥材。七藥”的“七”,一般認為是“奇”的演變,凡藥尾名有“七”的草藥,都是具有奇特藥效的中草藥,在臨床治療中七藥具有獨特的功效。經(jīng)臨床驗證,七藥中如桃兒七,主治五勞七傷,既治表證又治里證;黑三七,單味可治療慢性咽炎、喉痹、口干、口渴等。

    數(shù)十味精選的名貴中藥材,經(jīng)過民間草醫(yī)們精心炮制、合理組方而形成不同種治療疑難雜癥的妙方妙藥,在當?shù)貜V為流傳,功效奇特。然而,在長期的甄別和考察中,毛水龍發(fā)現(xiàn)在多本收錄中草藥的書籍中都看不到某些七藥的使用方法、藥性藥效,1977年《中藥大辭典》載藥5767味,目錄中七藥僅有57味,并且由于多種原因,七藥名稱混雜,一藥多名或一名多藥現(xiàn)象尤為突出,易給臨床使用、藥材流通、科學研究造成混淆。

    “我一直有個愿望,就是為秦嶺的中草藥立典,將國家藥典中陜西出產(chǎn)的中草藥的植物形態(tài)、生境產(chǎn)地、藥材性狀、藥理作用等等徹底弄清楚,寫一本陜西人自己的《本草綱目》?!泵埿判臐M滿地說。

    2005年,毛水龍的“秦嶺七藥”研究項目正式成為陜西省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藥科研中標課題。毛水龍感到歡喜,同時,中標也使他感到了壓力,這意味著更為艱辛的考察之路的開始。

    深山探研終成稿

    一只褡褳,一把鐵鎬,一個竹簍,這些便是毛水龍的作業(yè)工具,而且這些工具伴隨了他一生漫長的草醫(yī)探研事業(yè)。

    太白七藥主要分布在海拔3700多米的山高林深、終年積雪的太白山上。為了采集一個藥材標本,他經(jīng)常在方圓達150公里的范圍內(nèi),曉行夜宿、攀沿陡壁懸崖、苦苦地尋草辨藥。有時候為了采集一個標本都得耗費掉十天半月的時間。餓了,吃一口隨身帶的鍋盔;渴了,喝一口清涼的山泉;冷了,揀來樹枝落葉取暖。為了掌握藥物的性能和治療效果,毛水龍經(jīng)常以身試藥,親口品嘗,用自己的身體做試驗,藥農(nóng)通常把藥物反應叫作“拿住”,強烈的藥物反應連毛水龍自己也記不清被藥物“拿住”了多少回。

    2010年,沒日沒夜在深山老林里轉悠的毛水龍終于可以歇一歇了,歷時多年跋山涉水尋藥之路終告一段落,《中國秦嶺中草藥本草》叢書的第一部——《秦嶺七藥》編著完成。書中將每一種七藥的基原、本草考證、植物形態(tài)、顯微鑒別、生境產(chǎn)地、采集加工、藥材性狀等內(nèi)容都翔實地予以記錄,為秦嶺中草藥的臨床應用提供了堅實的依據(jù),也為秦嶺七藥的正名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更多中藥材
  • 我不建議大家過度節(jié)食減肥,或者單一的飲食減肥,黃帝內(nèi)經(jīng)里面說:“平人不食飲七日,而死者,水谷精氣津液皆盡故也”,也就是說一個普通人啊,七天不吃不喝,身體呢就會因為氣血耗竭而終結,所以呢,合理的健康飲食是很重要的。......
  • 曬太陽曬背。背部呢有督脈,督脈是“陽脈之?!?,總督一身之陽氣,反應腦,髓,腎的功能。曬太陽可以振奮督脈經(jīng)絡,幫助我們溫通氣血,對身體養(yǎng)生很有幫助。......
  • 《醫(yī)學新語》記載啊,中醫(yī)治病八大原則,汗、吐、下、和、溫、清、消、補。可見啊汗法非常重要,很多疾病都需要發(fā)汗,我們常見的風寒感冒就是往往汗出了熱就退。汗法還有消腫透疹,去風濕等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啊發(fā)汗呢,以汗出邪去為目的,過汗則傷津耗氣,所......
  • 《三因極》講,人得病有一個常見的病因是七情致病,喜、怒、憂、思、悲、恐、驚,喜則氣緩,思則氣結,悲則氣消,怒則氣逆,恐則氣下。情緒對人的健康影響是很大的,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心情不好的時候啊,消化功能異常,要么呢喜歡暴飲暴食,要么呢不想吃飯......
  • 黃帝內(nèi)經(jīng)講呢,“夏三月,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意思呢,就是說夏季啊,要保持我們心情愉快,切勿發(fā)怒,使精神之華英,適應夏氣,否則呢,違逆了夏長之氣,就會損傷我們心臟,到秋天呢,容易發(fā)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