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五月五 艾葉又飄香

    俗話說,“入夏之前掛艾草,蚊蟲蒼蠅難進門”。端午節(jié)里,艾草帶來最親切的色與香。在這個艾香彌漫的日子,不僅有兒時無限的思念和回憶,而艾也是道不可多得的美食。

    兒時,每逢端午,媽媽總要迎著朝露去采艾草,把窗戶、門頭都塞得滿滿的。媽媽常用艾草煮水給我洗澡,倒入盆中熱氣騰騰的,艾香熏得我大呼小叫。洗完頭發(fā)、洗身子,抓把艾葉捂到毒氣疙瘩上還可祛瘴毒。

    兒時,最樂意和小朋友們比香包。媽媽的女工在村里沒的說,我的書包都是媽媽用布頭拼的,很漂亮。兒時,我身體很弱,媽媽用十幾塊碎布給我做了個裝有艾草、香葉、朱砂的香包,讓我們佩于胸前。雖說多少有點迷信的意味,但至今想起來,似乎還能嗅到艾草那淡淡的香味,還能感受到母親的疼愛與溫情。

    兒時,媽媽用艾草做出美食。媽媽用剛露尖的艾草炒豆腐、包餃子,甚至做粉面蒸艾葉。俗話說:“好吃莫過餃子”。翡翠餃子很多人吃過,但我最愛吃媽媽用艾葉做的翡翠餃子。媽媽把洗凈的嫩艾放在開水里焯上一陣子,撈起在涼水中漂洗幾回去苦味,瀝干切碎和蔥、姜、香菜等攪拌到一塊兒,常饞得我直流口水,剛出鍋的熱餃子一點兒也吃不出艾葉的味道,涼了點倒能吃出艾葉那淡淡的清香味兒。

    艾葉不僅在我的童年留下深刻記憶,現(xiàn)今在生活中也有重要位置。一次,妻說足底酸脹,媽媽急忙回老家采摘一些新鮮的艾草和根莖,給妻子熬水泡腳。泡了一段時間非但腳不脹了,就連失眠和痛經(jīng)的毛病也大有改善。自此,妻還上癮了,每年端午都要回老家搜羅艾草。

    “端午時節(jié)草萋萋,野艾茸茸淡著衣;無意爭顏呈媚態(tài),芳名自有庶民知?!币驗橛辛税?、粽子、雄黃、龍舟,端午的來臨才不顯得生分。很難想象,民間的端午假如沒有了艾草和粽子,會是什么樣子?!巴ピ喊莺砂鼭M,端午粽味又飄香。”田間地頭的艾草綠油油的,風吹浪過泛著綠色的銀光。信手采一把,奇特的香味沁人心脾。(河南南陽 劉英團)

更多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