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一身是寶話桑樹

    張少鵬 河北醫(yī)科大學中醫(yī)學院

    桑樹是??茊棠局参?,我國各地均有野生或栽培。桑樹一身都是寶,葉、枝、果、根皮等均可以入藥。

    桑葉:于每年10~11月霜降后采收。其味苦、甘,性寒,歸肺、肝經(jīng),有疏散風熱、清肺潤燥、平抑肝陽、清肝明目的功效?!侗窘?jīng)》謂:“除寒熱,出汗?!薄侗静菥V目》謂:“治勞熱咳嗽,明目,長發(fā)。”可用于風熱表證兼咽癢、咳嗽者,如桑菊飲;其既能清肺,又能潤肺,尤宜于肺熱或燥熱傷肺之證,如桑杏湯、清燥救肺湯,皆列之為君藥。

    桑枝:是桑樹的嫩枝,于春末、夏初采收。其味苦,性平,歸肺經(jīng),功能祛風濕、通經(jīng)絡、行水氣。桑枝善達四肢經(jīng)絡,通利關(guān)節(jié),凡風濕痹證,無論新、久、寒、熱之拘攣疼痛者,均可應用,尤宜于上肢肩臂疼痛者。亦可用于中風半身不遂、水腫腳氣、肌體風癢者。

    桑椹:是桑樹的果實,5~6月當桑樹的果穗變紅時采取,可直接食用或曬干后入藥。其味甘、酸,性寒,有滋陰養(yǎng)血、生津、潤腸之功,主治肝腎陰血虧虛所致之頭暈目眩、腰酸耳鳴、須發(fā)早白、津傷口渴、消渴、腸燥便秘等,如《世補齋醫(yī)書》之延壽丹,以之與何首烏、女貞子等合用補益肝腎。

    桑白皮:是桑樹的根皮,于秋末葉落時至次年春季發(fā)芽前采挖根部,刮去黃棕色粗皮,縱向剖開,剝?nèi)「?,曬干。桑白皮味甘、辛,性寒,歸肺、膀胱經(jīng),可瀉肺平喘、利水消腫。桑白皮長于清泄肺火而定嗽平喘,凡肺中火熱均可用之,如《小兒藥證直訣》之瀉白散,用治肺熱壅盛,咳喘痰多者。《名醫(yī)別錄》載:“去肺中水氣,唾血,水腫,腹?jié)M臚脹?!薄侗静菥V目》云:“桑白皮長于利小水,乃實瀉其子也,故肺中有水氣及肺火有余者宜之?!比纭吨胁亟?jīng)》五皮散,以之與茯苓皮、大腹皮、生姜皮、陳皮同用,治全身水腫,見面目肌膚浮腫、小便不利者。蓋本藥瀉降肺氣,通調(diào)水道,而利水消腫也。

更多中藥材
  • 所謂病從口入,戊肝病毒會通過被污染的飲用水、肉類、海鮮、蔬菜、水果等直接或間接的經(jīng)消化道傳播。大多數(shù)人呢,被感染后會出現(xiàn)惡心、疲勞、胃口不好、黃疸等癥狀。不干呢是傳染性疾病,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其次它還會通過接觸母嬰血液等進行傳播。而戊肝目......
  • 近期多地疫情高發(fā),很多人呢都在家居家隔離兩周,甚至更長時間,這個有些人就開始睡眠逐漸不規(guī)律了,白天睡,晚上呢熬夜,要么追劇,要么打游戲,有些朋友問我呢,這算不算熬夜啊,這個睡眠時間也夠啊,我也沒有整天都不睡,我要告訴大家,這也是熬夜的一種。......
  • 今天我就分別給大家講一講,每個人他的病因不同,體質(zhì)不同。第一種是濕熱性出汗,這個患者體內(nèi)濕氣比較重,加上蘊久生熱,這個熱邪蒸騰這個濕氣到達面部產(chǎn)生了出汗,那這樣的病人可能沒有明顯的誘因,因為濕氣比較重,可能總感覺頭面部或者這個頭發(fā)上濕濕乎乎......
  • 有些病人他會反反復復遷延不愈,持續(xù)很長時間,甚至好幾年。所以今天跟大家說一說這個病,西醫(yī)通常會把它認為是維生素缺乏,但是很多患者我也問到了,就是補充了很多維生素,多種維生素B,族維C啊,都吃了很長時間,但是仍不見好轉(zhuǎn),病人才來尋求中醫(yī)治療。......
  • 女性進入更年期呢,由于基礎(chǔ)水平的下降,從中醫(yī)角度講由于腎氣,腎陰腎陽的水平的降低,會出現(xiàn)一系列癥狀。首先就是心煩易怒,這些患者會表現(xiàn)出來非常心煩,容易生氣,一點小事兒啊就容易發(fā)火,看自己的老公,看自己孩子,越看越不順眼,總想挑毛病。另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