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1.蘆根15克,石膏20克,知母、竹葉、麥冬各15克,石斛10克、玉竹10克。水煎服,每天一劑,每日3次。本方適用于中暑發(fā)高熱、口渴、煩躁不安者。
2、藿香葉、香薷葉各10克,薄荷葉5克,蒼術(shù)10克,姜半夏10克,白芷10克。水煎,日一劑。每日分早、中、晚3次服。本方具有清熱解暑、健脾醒腦之功效。
3.滑石30克,甘草10克,冰片1克,木香、降香、厚樸(姜制)各15克。將上藥共研細(xì)末,混勻。每日3次,每次6克。開水送服。本方用于中暑發(fā)熱、胸悶不適者。
4.干姜15克,陳皮10克,甘草6克、皂莢0.5克。水煎去渣,加入冰片0.5克溶化后,徐徐灌服。本方適用于中暑昏倒患者。
5.生姜汁、韭菜汁各25毫升,大蒜汁15毫升,灌服。本方用于中暑神昏者。
6.綠豆60克,烏梅、五味子各50克,白糖適量。水煎去渣代茶飲。本方具有清涼解暑、生津止渴之功。
7.藿香、薄荷、蘇葉各50克,甘草30克,菊花15克,桔梗15克,枳殼20克。將上藥混勻研細(xì)末,制成水丸,分早、中、晚各服6克。本方適用于中暑引起的頭暈、嘔吐、胃不舒等癥狀。
8.五味子用酒浸泡3天,每次食5粒,每日2~3次。本方用于預(yù)防中暑。
9.半夏10克,竹茹10克,藿香、佩蘭各10克,砂仁6克。沸水沖泡,代茶飲。本方主治暑熱嘔吐。(李永明 張可堂)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1.蘆根15克,石膏20克,知母、竹葉、麥冬各15克,石斛10克、玉竹10克。水煎服,每天一劑,每日3次。本方適用于中暑發(fā)高熱、口渴、煩躁不安者。
2、藿香葉、香薷葉各10克,薄荷葉5克,蒼術(shù)10克,姜半夏10克,白芷10克。水煎,日一劑。每日分早、中、晚3次服。本方具有清熱解暑、健脾醒腦之功效。
3.滑石30克,甘草10克,冰片1克,木香、降香、厚樸(姜制)各15克。將上藥共研細(xì)末,混勻。每日3次,每次6克。開水送服。本方用于中暑發(fā)熱、胸悶不適者。
4.干姜15克,陳皮10克,甘草6克、皂莢0.5克。水煎去渣,加入冰片0.5克溶化后,徐徐灌服。本方適用于中暑昏倒患者。
5.生姜汁、韭菜汁各25毫升,大蒜汁15毫升,灌服。本方用于中暑神昏者。
6.綠豆60克,烏梅、五味子各50克,白糖適量。水煎去渣代茶飲。本方具有清涼解暑、生津止渴之功。
7.藿香、薄荷、蘇葉各50克,甘草30克,菊花15克,桔梗15克,枳殼20克。將上藥混勻研細(xì)末,制成水丸,分早、中、晚各服6克。本方適用于中暑引起的頭暈、嘔吐、胃不舒等癥狀。
8.五味子用酒浸泡3天,每次食5粒,每日2~3次。本方用于預(yù)防中暑。
9.半夏10克,竹茹10克,藿香、佩蘭各10克,砂仁6克。沸水沖泡,代茶飲。本方主治暑熱嘔吐。(李永明 張可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