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你有便前洗手習慣嗎?

    如果有人問你是否便前洗手的話,你會不會覺得有那么一點奇怪?

    事實上,便前洗手與便后洗手一樣,也是非常必要的衛(wèi)生習慣,這會給我們的健康增加一道保障。這是筆者在采訪了解放軍302醫(yī)院感染控制科主任莊英杰、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所張蔚、清華大學玉泉醫(yī)院性學教授馬曉年等專家后得出的結論。

    “你覺得便前洗手有必要嗎?”在一項網絡調查中有66%的網友認為有必要,但真正進行便前洗手的網友卻只有22%。

    便前洗手可以避免臟手污染自己的皮膚、內衣褲及腰帶。尤其是在公共廁所,接觸了門把手上面的細菌,又馬上接觸我們的內衣或者皮膚,不但很不衛(wèi)生,也讓病毒細菌有機可乘。莊英杰主任就是一個習慣在便前也洗手的人,他說,很多醫(yī)生都更注意衛(wèi)生方面的常識,同行中不少人有這個習慣。

    “你覺得手不干凈能引起什么疾病?”

    21%左右的網友認為會傳染性傳播疾病,20%左右的網友認為會傳染上皮膚病,將近60%的網友認為可能導致肝炎、消化道傳染病等其他疾病。

    3位專家解釋,便前不洗手不用擔心肝炎、消化道傳染病等,因為這些疾病的傳播途徑不是通過與皮膚的接觸。但是如果沒有便后洗手的習慣,就要擔心下面這個問題了。

    沒有便前洗手的習慣,最有可能的是提高一些性傳播疾病、滴蟲性陰道炎以及泌尿系統(tǒng)疾病的感染幾率,尤其是尖銳濕疣和淋病。手上的污垢、各種致病微生物(如病菌、霉菌甚至傳播性病的微生物)會通過接觸內褲、下身皮膚甚至生殖器官而引起病變。

    便前洗手對女性尤其重要,便后每個女性都要用手紙,這樣手上的細菌就很容易感染到身體。尤其是經期女性,自身處于抵抗力最低下的時候,經血剛好又是細菌最好的“培養(yǎng)基”,病菌很容易乘虛而入,此時更要注意干凈衛(wèi)生,避免感染。

    “你認為導致手不干凈的原因有哪些?”

    24%左右的人認為是長時間使用鍵盤,29%的人認為每天都摸公交車、地鐵的扶手,也有25%的人認為來源于書籍和雜志。

    專家說,公共設施仍然是最嚴重的污染源,比如門把手、公交車把手、共享雜志等等。尤其是公共廁所的門把手,我們無法判定上一個抓它的人有沒有洗手,他的手上有沒有殘存的排泄物,他有沒有性傳播疾病或者泌尿系統(tǒng)疾病。

    鈔票更是細菌和病毒的聚集地,銀行工作人員或者財務工作者必須養(yǎng)成便前洗手的習慣。

    “如果你有便前洗手的習慣,你怎樣洗?”

    67%的人選擇隨便用水沖沖,17%和20%的人選擇用洗手液和除菌香皂。

    專家指出,最好還是用洗手液進行清潔。如果沒有條件的話也可以清水洗滌。便前洗手后一定要爭取把手弄干。

    專家說,便前洗手的習慣其實不難養(yǎng)成,只要開始刻意做一段時間,不久后就形成習慣了。還有一個更加簡便也不尷尬的方式,就是隨身準備一包消毒濕紙巾,在上廁所之前擦擦手,不但方便,而且有效。(吳堯)

更多中藥材
  • 首先,我們要做的就是調節(jié)飲食,這是最不花錢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用藥期間干鍋燒烤,路邊攤小吃,煙酒辛辣,通通需要忌口,平時啊,可以選擇一些既清淡又有營養(yǎng)的容易消化的食物。第二,就是需要調節(jié)情志,都說性格決定命運,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一些事情,讓自......
  • 第一,我們胃痛,胃脹,兩脅脹痛,噯氣,生氣的時候加劇疼痛,與情緒相關的胃部癥狀,那么一般與肝氣郁結,肝橫逆犯胃它是有關系的,這個時候需要疏肝和胃來進行調理。第二,吐酸,夫酸者肝木之位,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則肝木自盛,故為酸也。明代宮廷賢的論......
  • 今天就來和大家說一說歸脾丸的其他的作用。歸脾丸是中藥著名的一個方劑,它的主要成分是黨參、白術、黃芪、甘草、當歸、茯苓、遠志、酸棗仁、龍眼肉、木香、大棗等等的組成,它的作用是益氣補血,健脾養(yǎng)心,所以它主要治療的是心脾兩虛,和脾不血,主治心慌、......
  •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個古方,用來解決脾虛脾濕、脾寒、脾積以及肝郁克脾等等的問題。這個古方其實就是實皮散,它是由檳榔、茯苓、白術等等組成的,可以健脾利水,解決脾虛脾濕的問題。其中呢,檳榔破積,降氣行滯,作用于胃和大腸經,并且有降氣行水的作用。茯......
  • 那么痰濕體質的人身體有什么特征呢?第一:腹部松軟,贅肉比較明顯。第二:舌苔厚,容易口干口苦。第三:皮膚出油比較多,容易出汗。第四:倦怠多思,少言懶動。大家發(fā)現(xiàn)有上述這些典型的特征以后,或許暗示你也存在著水濕之氣比較重的問題,建議要及時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