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專家指出:射血分數低于35%是心臟猝死高危信號

    防治心臟猝死應重視ICD植入和AED應用

    本報記者 白毅

    近日,由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臨床醫(yī)院等聯合舉辦的“2009年全國心血管病防治指南研討會”在哈爾濱市舉行。會上,著名心血管病專家——中國醫(y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yī)院高潤霖院士、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心臟中心主任胡大一教授以及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臨床醫(yī)院心內科主任于波教授均指出,臨床醫(yī)生在評價患者的心功能時,應高度關注射血分數(EF)這一關鍵指標。心臟病人的射血分數低于35%,是心臟猝死的高危信號,應盡早進行干預。

    射血分數是關鍵指標

    于波教授介紹,近年來,隨著諸多名人死于心臟猝死(SCD),如何預防這個“隨時可能出擊”的殺手,已經成為社會公眾高度關注的話題。據悉,我國心臟猝死的年發(fā)生率為0.04%,每年死于心臟猝死的人數高達54.4萬人。由于發(fā)病突然、進展迅速,且有無法預測的特點,發(fā)生心臟驟停的患者經心肺復蘇的生存率不到5%。

    “避免心臟猝死應重視早期預防、早期干預?!庇诓ń淌趶娬{,“有研究表明,臨床醫(yī)生在評價患者的心功能時,心臟射血分數對于篩選心臟猝死高?;颊叽笥旭砸妗!?/p>

    什么是射血分數呢?于波教授首先對心臟的每搏輸出量給予解釋。左心室舒張末期容積與收縮末期容積之差,即為每搏輸出量。正常成年人的左心室舒張末期容積約為145毫升,收縮末期容積約75毫升,每搏輸出量即為70毫升??梢?,每一次心跳,心室內的血液并沒有全部射出。每搏輸出量占左心室舒張末期容積的百分比,就稱為射血分數(EF)。健康成年人每搏輸出量較大,射血分數為55%~65%。于波教授認為,在評定心臟泵血功能時,單純用每搏輸出量作為指標而不考慮心室舒張末期容積是不全面的,患者在出現心功能不全時往往伴有射血分數的降低。因此,臨床醫(yī)生應該以EF值來評價患者的心功能。

    于波教授特別提醒:“當患者的EF值降低至35%以下時,即屬于心臟猝死的高危人群,這部分患者發(fā)生惡性心律失常并猝死的機會就大大增加?!?/p>

    對于EF值低于35%的易發(fā)生猝死的患者該如何防治?于波教授談到,臨床上當危及患者生命的惡性心律失常發(fā)生時,藥物治療通常難以迅速起效,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電擊復律。除了傳統(tǒng)電擊方法外,通過自動體外除顫器(AED)或植入式心律轉復除顫器(ICD)可以及時挽救多數發(fā)生惡性心律失常的患者生命。

    對高危患者植入ICD

    高潤霖院士說,心臟猝死的預防包括一級預防、二級預防。一級預防指在發(fā)生惡性心律失常之前給患者植入心律轉復除顫器(ICD);二級預防指患者在發(fā)生惡性心律失常之后植入心律轉復除顫器。

    在我國,由于體外除顫器還未普及到公共場所,所以患者一旦發(fā)生惡性心律失常,如果不能立刻就醫(yī)則很難存活。因此,對于高危患者,尤其是當EF值低于35%時,建議植入ICD來預防心臟猝死的發(fā)生,這是目前最有效的預防方法。

    國際上關于ICD治療的研究顯示,ICD治療組可降低28%的死亡率,心律失常死亡降低50%,且射血分數低的人群(EF<35%)獲益更為明顯。于波教授也以他的診治經歷給予了有力的證明?,F在哈爾濱醫(yī)科大學二院心內科住院接受治療的王某,因暈厥一次入院,入院后仍反復發(fā)作室性心動過速、室顫導致多次暈厥,藥物治療始終無效。心臟彩超顯示其EF值為30%,患者隨時可能發(fā)生心臟猝死。于波教授仔細研究病情后,為他安裝了ICD,術后患者再未發(fā)生暈厥。ICD的原理是,當患者發(fā)生室速、室顫等惡性心律失常時,儀器就會自動調整心臟出現的嚴重電活動紊亂,使患者心律轉為正常,從而避免猝死。“這相當于患者隨身配了一名醫(yī)生,對其全天候監(jiān)護,一旦發(fā)現危險情況,ICD就迅速對患者進行電擊除顫?!?/p>

    在《2008年ESC(歐洲心臟病學會)心力衰竭及治療指南》中建議:無論是缺血性心臟病還是非缺血性心臟病,如果心功能分級是Ⅱ~Ⅲ級,在接受了最佳的藥物治療后,左室射血分數仍不能提高至35%以上,且患者的預期生存時間在一年以上,建議植入ICD作為一級預防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美敦力公司亞太區(qū)首席科學家王勵博士指出,ICD目前的發(fā)展已不僅僅局限于除顫的作用,因為它通過電極與心臟的零距離接觸,還可監(jiān)測心血管的一些生理變化(例如監(jiān)測肺水腫等心衰患者的心衰預警信號),也為診治其他心血管疾病提供了幫助。

    于波教授指出,美國每年有15萬人進行ICD植入術,而我國目前由于人們的觀念和經濟因素的制約,ICD在我國的使用還在起步階段,每年只有800~1000例,還需深入推廣。

    在公共場所安裝AED

    高潤霖院士談到,心臟猝死發(fā)生在醫(yī)院以外的占到一半以上,即便將患者以最快的速度送到最近的醫(yī)院,通常也需要10~20分鐘的時間。而心臟猝死后的6分鐘為搶救的“黃金期”,一旦超過這個時間人就很難被救活,因此院外心臟猝死的搶救成功率僅為2%。國外統(tǒng)計表明,如果及時使用自動體外除顫器(AED),搶救的成功率就能提高到30%~70%。

    高潤霖院士介紹說,在歐美國家,凡是人群聚集的場所,如機場、車站、公園、超市,每隔幾十米,就有一個AED。美國50個州已經立法強制有關人員接受培訓,所以普通人群中有很多人會使用AED進行急救。然而,在我國AED的安置尚不普及,僅首都機場等為數極少的大型場所裝有,而且規(guī)定僅限于醫(yī)務人員使用?!斑@樣,如何能保證當有人發(fā)生暈厥時,正好就有AED,而且附近恰好也有醫(yī)務人員呢?”

    高潤霖院士說:“很多人以為AED這種除顫器用不好會‘電死人’,其實,它跟醫(yī)院搶救室里的除顫器不同,使用非常簡單。它能自動識別患者的心律異常,并根據患者情況自動選擇放電與否,所以是非常安全的?!蓖鮿畈┦垦a充說,全自動體外除顫器的最大特點就是無需使用者具備判讀心電圖能力,只要打開盒蓋,就會出現語音提示,還有文字顯示,告訴急救人員該怎么做,是否需要除顫則完全由機器內的電腦系統(tǒng)來判斷。如需除顫,AED自動發(fā)放高能量電流到病人心臟,自動完成搶救。

    此外,高潤霖院士還建議,AED的使用方法應在醫(yī)護人員、醫(yī)學院校學生以及公共場合的服務人員,如警察、機場工作人員、商場售貨員等人群中普及。

    胡大一教授總結說,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預防心臟猝死要做到以下三點:一是在農村、社區(qū)廣泛地普及預防知識,做到心肺復蘇教育的規(guī)范化(重要的是做心臟按壓,而不是口對口的人工呼吸);第二,逐步推動AED在公共場所安置的普及;第三,對心肌梗死和心衰的患者,可預防性使用ICD,防患于未然。

更多中藥材
  • ? 飛蚊癥是什么?眼睛的飛蚊癥大多屬于正常的老化現象,但也有可能是其他病變,例如視網膜脫落,眼睛發(fā)炎等。? 飛蚊癥有什么病癥?視線范圍內出現點狀、線狀、網狀、水泡狀,半透明或透明物件或看東西時,發(fā)現灰黑的點狀或呈線狀影像,隨著眼球的移動,慢......
  • ?抑郁癥是什么?過去常被稱為神經衰弱,屬于輕度精神疾病?;颊叩那榫w會出現障礙,導致身心失衡,情緒會繼續(xù)抑郁,對事物失去興趣或動力,思想會變得消極,從而影響正常的社會生活。抑郁癥的定義是:患者持續(xù)兩周以上,有五個或五個以上既定的生理或心理癥狀......
  • 脾胃護理。中醫(yī)認為,脾胃是后天的基礎,是氣血生化的源泉。脾胃主要運輸水液。水分的產生不僅與脾胃密切相關,而且最容易對脾胃功能造成損害。因此,風濕病患者必須照顧好自己的脾胃,平時要避免暴飲暴食、嗜酒、吃辛辣、油膩、刺激等食物,尤其是貪涼喜冷。......
  • 夏天屬于火,與心相對應,所以夏天要注意心靈的調理?!端貑枴に臍庹{神大論》中指出:“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yǎng)長之道也”。意思是夏天要心平氣和,保持快樂快樂的心情,讓胸懷寬廣,精神飽滿。對待外界的東西要像含苞待......
  • 第一個提倡早上脈搏的是《黃帝內經》中的“脈要精微”篇,其曰:“診法常以平旦,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調勻,氣血未亂,故乃可診有過之脈?!边@段話的翻譯是:脈搏通常是在早上,此時人們沒有工作,陰氣沒有干擾,陽氣沒有消散,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