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一、土元:將活土元洗凈泥土后,放入鹽水(每千克土元加10克鹽)煮40分鐘。待其腹部癟時(shí)撈出,攤在席上,用木板輕輕壓出腹部積水,焙干或曬干。
二、蜈蚣:將蜈蚣倒入盆或桶內(nèi),用熱水燙死,再將尾剪開,擠出腸糞和卵。然后取長寬與蜈蚣相等、兩端削尖的薄竹片,一端剌入下顎,一端扎入尾部上端,借竹片彈力,使其伸直、曬干。在加工時(shí),注意不要折頭斷尾而影響品質(zhì)。加工后,貯存在干燥處,以防生蟲、發(fā)霉。
三、刺猬:用沸水將刺猬燙死,剝下外皮,去凈殘肉,釘在木板上,撒一層草木灰,晾干(不得霉?fàn)€),再洗刷干凈,切成小塊。先將滑石粉炒熟,放入皮塊,炒至膨脹,刺脫落,并呈焦黃色即可入藥。
四、蛤蚧:用小錘擊蛤蚧頭部。使其暈死。然后用利剪挖掉眼睛,再由腹至胸剖開,掏出內(nèi)臟,用布擦干(不能用水洗),隨即用開水燙過、曬干的竹片撐開,用兩條扁竹條將四肢平行撐起。再用長于蛤蚧全身二分之一的扁竹條自腹部縱向插入橫竹條與竹片之間,直達(dá)頭部。用沙紙包好尾部,以免折斷,用微火烘干。烘烤時(shí)數(shù)只排列一行,頭部向下,用沙紙條扎緊,即為成對干蛤蚧。
五、僵蠶:將鍋炒熱,倒入麥麩炒至冒煙時(shí)倒入死蠶,慢炒至微黃時(shí)出鍋過篩,冷卻包裝即為成品。一般合格品呈圓柱形,多彎曲皺縮,長2~5厘米,粗0.4~0.7厘米,體表微黃色;質(zhì)硬而脆,易折斷,斷面平,色棕黑不一,多光亮,有4褐色亮圈;微有腐臭氣味,微咸。
六、水蛭:
①將水蛭集中放入盆中,將開水突然倒入,以淹沒水蛭2~3指深為宜,20分鐘左右撈出燙死的水蛭,洗凈放在干凈地方晾曬。
②把水蛭堆入石灰中,埋20分鐘左右,水蛭即中毒死亡,然后曬干或烘干,篩去石灰粉即為成品。水蛭加工后的成品以呈自然扁平紡錘形、背部稍隆起、腹面平坦、質(zhì)脆易折斷、斷面呈膠質(zhì)狀并有光澤者為佳。
七、全蝎:
①制淡蝎:將蝎子先放入適宜的容器內(nèi),后放入含鹽量為0.5%的淡鹽水浸泡,使其掙扎活動(dòng)。先泄腹內(nèi)外泥土。2~3小時(shí)后,用笊籬將蝎撈出,放入清水中漂洗1次,撈出后靜置片刻,按500克活蝎90克鹽的比例,均勻撒到全蝎上腌1小時(shí)左右,然后以流通蒸氣蒸45分鐘,取出放于通風(fēng)處干燥即可。
②制咸蝎:先將活蝎放入3%的鹽水浸泡1~2小時(shí),使其腹中的雜物吐出,將鹽水吸進(jìn)腹中,然后將蝎子撈出,瀝干水分。再按每千克蝎子加300克鹽放進(jìn)鍋中,用涼水浸泡煮沸,待蝎子背部呈現(xiàn)明顯的溝紋時(shí)停火,撈出裝在篩子里,放在通風(fēng)透氣的地方晾干。注意不能用火烤或太陽曬干。(中山農(nóng)業(yè))文章來源:中國農(nóng)業(yè)網(wǎng) 日期:2005-11-14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一、土元:將活土元洗凈泥土后,放入鹽水(每千克土元加10克鹽)煮40分鐘。待其腹部癟時(shí)撈出,攤在席上,用木板輕輕壓出腹部積水,焙干或曬干。
二、蜈蚣:將蜈蚣倒入盆或桶內(nèi),用熱水燙死,再將尾剪開,擠出腸糞和卵。然后取長寬與蜈蚣相等、兩端削尖的薄竹片,一端剌入下顎,一端扎入尾部上端,借竹片彈力,使其伸直、曬干。在加工時(shí),注意不要折頭斷尾而影響品質(zhì)。加工后,貯存在干燥處,以防生蟲、發(fā)霉。
三、刺猬:用沸水將刺猬燙死,剝下外皮,去凈殘肉,釘在木板上,撒一層草木灰,晾干(不得霉?fàn)€),再洗刷干凈,切成小塊。先將滑石粉炒熟,放入皮塊,炒至膨脹,刺脫落,并呈焦黃色即可入藥。
四、蛤蚧:用小錘擊蛤蚧頭部。使其暈死。然后用利剪挖掉眼睛,再由腹至胸剖開,掏出內(nèi)臟,用布擦干(不能用水洗),隨即用開水燙過、曬干的竹片撐開,用兩條扁竹條將四肢平行撐起。再用長于蛤蚧全身二分之一的扁竹條自腹部縱向插入橫竹條與竹片之間,直達(dá)頭部。用沙紙包好尾部,以免折斷,用微火烘干。烘烤時(shí)數(shù)只排列一行,頭部向下,用沙紙條扎緊,即為成對干蛤蚧。
五、僵蠶:將鍋炒熱,倒入麥麩炒至冒煙時(shí)倒入死蠶,慢炒至微黃時(shí)出鍋過篩,冷卻包裝即為成品。一般合格品呈圓柱形,多彎曲皺縮,長2~5厘米,粗0.4~0.7厘米,體表微黃色;質(zhì)硬而脆,易折斷,斷面平,色棕黑不一,多光亮,有4褐色亮圈;微有腐臭氣味,微咸。
六、水蛭:
①將水蛭集中放入盆中,將開水突然倒入,以淹沒水蛭2~3指深為宜,20分鐘左右撈出燙死的水蛭,洗凈放在干凈地方晾曬。
②把水蛭堆入石灰中,埋20分鐘左右,水蛭即中毒死亡,然后曬干或烘干,篩去石灰粉即為成品。水蛭加工后的成品以呈自然扁平紡錘形、背部稍隆起、腹面平坦、質(zhì)脆易折斷、斷面呈膠質(zhì)狀并有光澤者為佳。
七、全蝎:
①制淡蝎:將蝎子先放入適宜的容器內(nèi),后放入含鹽量為0.5%的淡鹽水浸泡,使其掙扎活動(dòng)。先泄腹內(nèi)外泥土。2~3小時(shí)后,用笊籬將蝎撈出,放入清水中漂洗1次,撈出后靜置片刻,按500克活蝎90克鹽的比例,均勻撒到全蝎上腌1小時(shí)左右,然后以流通蒸氣蒸45分鐘,取出放于通風(fēng)處干燥即可。
②制咸蝎:先將活蝎放入3%的鹽水浸泡1~2小時(shí),使其腹中的雜物吐出,將鹽水吸進(jìn)腹中,然后將蝎子撈出,瀝干水分。再按每千克蝎子加300克鹽放進(jìn)鍋中,用涼水浸泡煮沸,待蝎子背部呈現(xiàn)明顯的溝紋時(shí)停火,撈出裝在篩子里,放在通風(fēng)透氣的地方晾干。注意不能用火烤或太陽曬干。(中山農(nóng)業(yè))文章來源:中國農(nóng)業(yè)網(wǎng) 日期:2005-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