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扁鵲實施換心術的故事

    據(jù)《列子·湯問》記載:“魯公扈、趙齊嬰二人有疾,同請扁鵲求治之,既同愈,謂公扈、齊嬰曰:“汝曩之所疾,自外而干臟腑者,固藥石之所已。今有偕生之疾,與體偕長,今為汝攻之何如?”。經(jīng)過公扈、齊嬰二人同意后,“扁鵲遂飲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胸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藥;既悟,如初。二人辭歸。……”

    該故事講述的是魯國的公扈和趙國的齊嬰兩個人有了病,同時到扁鵲處求治,經(jīng)過扁鵲的精心診治,二人不久就全都治好了,扁鵲對他們說“你們所得的病,都是邪氣從外影響了臟腑所造成的,用藥物或針石就能治好,現(xiàn)在你們身上還有一種與生俱來的疾病,它隨著你們的生長而越來越明顯,不如現(xiàn)在就給你們治療,你們看怎么樣?”二人都非常詫異,忙詢問道:“我們還有什么病,希望您能先說說這種病的情況和癥狀?!北怡o對他們說:“公扈志強而氣弱,所以長于謀劃而少決斷;齊嬰志弱而氣強、所以不善于出謀劃策而多獨斷專行。如果能把你倆的心交換一下,那你們兩個人都將成為最完美的人?!倍寺牶笥X得有理。于是扁鵲就讓他們喝下特制的麻醉藥酒昏迷三天,剖開他們的胸部,取出他們的心臟,相互交換后再安放上去,然后再敷上神藥。等他們醒來并調養(yǎng)數(shù)日,就恢復到原來的模樣。二人便辭別神醫(yī)扁鵲各自回家。但由于二人交換了心臟,思維產生了錯位,結果是公扈回到了齊嬰家,與齊嬰的老婆孩子同居,而齊嬰的老婆孩子并不認識他;齊嬰?yún)s回到了公扈的家,與公扈的老婆孩子生活,而公扈的家人也同樣不認識他。于是兩家人因此打上了官司,鬧上了公堂,并要求神醫(yī)扁鵲辯解證明,講清了事情的原由。至此這場官司才得以平息。

    至于這則古代寓言故事的真實性是否值得懷疑或進一步考證,或在當時的科技條件下能否實施這么大的外科手術暫且不論,但確實通過這個故事漚歌了占代名醫(yī)扁鵲的高明醫(yī)術和治人“治心”的本領。同時也以文人的角度講述了傳統(tǒng)醫(yī)學中“心主神明”、心是主宰人的思想和思維活動的重要臟器這一觀點,這與現(xiàn)代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人的思維活動不全在腦,而人的胸腹也有思維活動的新發(fā)現(xiàn)相吻合。但值得注意的是,用生物學上以心換心的方式去求得人的性格、脾氣和思維方式的改變和完美是不現(xiàn)實的,也是不科學的,而人的完美只能通過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以及大量的社會實踐活動和高層次的思想教育、自我修養(yǎng)才能達到性格、人格上的健全和思維方式上的完美。

更多中藥材
  • 夏天屬于火,與心相對應,所以夏天要注意心靈的調理。《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指出:“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yǎng)長之道也”。意思是夏天要心平氣和,保持快樂快樂的心情,讓胸懷寬廣,精神飽滿。對待外界的東西要像含苞待......
  • 第一個提倡早上脈搏的是《黃帝內經(jīng)》中的“脈要精微”篇,其曰:“診法常以平旦,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jīng)脈未盛,絡脈調勻,氣血未亂,故乃可診有過之脈?!边@段話的翻譯是:脈搏通常是在早上,此時人們沒有工作,陰氣沒有干擾,陽氣沒有消散,飲食......
  • 如果白天經(jīng)常出汗,稍有活動就會加重,稱為自汗,主要是由脾肺氣虛引起的。常表現(xiàn)為氣短乏力、身體疲勞、易感冒、面白少華,或伴有畏寒等癥狀。如果你在睡覺時出汗,醒來后停止,甚至弄濕衣服和被子,這被稱為盜汗,主要是由陰虛引起的。常伴有手腳熱、口干咽......
  • 68歲的老李患有大量夜尿癥。他平均每晚起床5-6次,嚴重影響了他的夜間睡眠,白天沒有精神。即使他白天去公園,他也只敢在公共廁所周圍活動,嚴重影響了他的生活質量。和大多數(shù)病人一樣,老李一開始只認為這是由于老年腎缺乏癥,這是一種正常的現(xiàn)象,直到......
  • 中醫(yī)藥膳,簡稱藥膳,是指在中醫(yī)理論指導下,按照一定原則組織不同藥物(中藥)和食品,采用傳統(tǒng)飲食烹飪技術和現(xiàn)代加工方法,形成具有獨特特色、香味、味道、形狀、效果、防病治病、康復保健、養(yǎng)生延年益壽的特殊飲食。藥膳將藥物與食物融為一體,取藥性,用......